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3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30篇
管理学   523篇
劳动科学   32篇
民族学   158篇
人才学   100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1754篇
理论方法论   351篇
综合类   3363篇
社会学   566篇
统计学   5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411篇
  2013年   349篇
  2012年   368篇
  2011年   457篇
  2010年   454篇
  2009年   472篇
  2008年   653篇
  2007年   439篇
  2006年   365篇
  2005年   398篇
  2004年   336篇
  2003年   293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创作中,民族化意向构造体现的是作曲家创作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但是,音乐作品的民族意向、曲风动向、情境意向的定位选取以及探索也是作曲家在创作过程当中必要的步骤,其涉及到除了形象、表象以外的"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民族音乐中独有的活动结构过程。本次针对民族音乐创作中的"意韵"形态架构在民族音乐创作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莎士比亚在十四行诗中使用大量隐喻,"战争"隐喻尤为突出,主要体现为"美即战争"与"爱即战争"。诗人以"战争"为始源域,结合"战争"这一人类活动的特点,通过"战争"概念来描写、构造"美"和"时间"以及两者中人与时间、人与人冲突与对立的关系,着重表现两者之间的相互较量与抗争、过程惨烈,表现了要留住美的不易、得到爱的艰辛这一思想观点。在这一隐喻系统中,无论是始源域还是目标域,其内容都是以"人"或"人"的活动为中心,人文主义色彩浓厚,隐喻的使用使诗歌在内容表达上更具连贯性,主题更加鲜明。  相似文献   
3.
4.
5.
吴月 《天府新论》2018,(5):106-113
中国的社会治理转型推动了社会服务方式的调整与变革,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成为极具代表性的实践标本之一,围绕政府购买展开的各项研究也成为学术界着重关注的热点议题。本文从个案入手,分析具体政府购买过程,认为其规范化的运作形态易被政社双方的非正式运作行为异化,进而呈现出政策区隔的景象。  相似文献   
6.
池莉 《人民周刊》2020,(3):88-88
隔离就是战争!战争必须让愚蠢无知廉价的爱与情走开!2020年1月22号夜,武汉三镇,这夜注定无人入睡,或者,很难入睡。这是一个非常的夜晚。在将近23点的时候,单位突然来电话,紧急通知:从明天起,武汉市民实施隔离。也就是说,市民们都将以自己家为空间单位,隔离在此,度过隔离期14天,也就是新冠病毒的最长潜伏期,以确定自己是否染病,也可以由此暴露和甄别出其他染病者。  相似文献   
7.
两伊战争、海湾战争、沙漠之狐行动以及10年经济制裁,给伊拉克带来了什么?真是不看不知道,如今的伊拉克已是满目苍夷,基础设施遭严重毁坏,直接损失达1200亿美元,人道主义状况惨不忍睹,社会生活一片混乱.  相似文献   
8.
9.
运用数理统计法对西北工业大学 6 0 7名陕西籍汉族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水平城乡群体、不同年龄群体及较之 1989年、1996年全国学生体质水平作了比较分析 ,旨在为高校体育工作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影响学生体质发展水平的城乡差别因素依然存在 ,我校学生体质呈现形态水平有所提高 ,机能水平有所下降 ,身体素质水平大幅下降的反差态势。  相似文献   
10.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层面,可以窥见这个民族的文化形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美国英语与时间有关的用语,来探讨美国人支配、利用时间的方式,以及时间这一无声的语言在美国文化中所蕴含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