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本文通过对“蔑车”一词的词源、多氏《印度佛教史》的文本内容位置及古印度种族的历史地理三部分的分析,认为“蔑车”一词具有特定的历史内涵,不同的时期所指的种族和宗教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太子反对汉武帝及其用法大臣依据《公羊传》而实施的征伐四夷的开边政策与用法严苛的血腥政治。从“私问《穀梁》而善之”入手,可知太子反对汉武“多欲”政治的思想前提是《穀梁传》的“民本”意识与“亲亲之道”。同时,他还继承了《穀梁传》维护礼制的思想,能够长期恪守为臣之道。对太子思想与人品的某种认同,成为汉武帝迟迟不废太子的原因。在太子思想及其悲剧结局的作用下,内心经受激烈振荡的汉武帝最终完成了政治上的“守文”转向。  相似文献   
4.
析戾太子之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子之狱是对晚年的汉武帝身心影响最大的事件之一。此一父子相惨的悲剧表面上看是由许多偶然因素促成的,实际上源于对“独占”、“排他”和“终身制”的皇权的争夺,是权势欲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扭曲。此一事件促使双武帝对自己的活动进行深沉的反思,从而导山治国之策由“多欲”到“无为”的回归,为“昭宣中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剌”为湘方言常语.以古音考之,“”与“剌”、“厉”、“劣”皆有音义联系;“剌”与“了”、“狼”、“”、“牢剌”、“劣厥”、“拂”、“泼剌”、“撇烈”等的关系亦然.这种“音近义通”理论的研究,亦有助于古文注释和辞书释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变形推理包括三种类型:换质推理、换位推理和交替变形推理.交替变形推理又可分为自然的交替变形推理和规定的交替变形推理.自然的交替变形推理包括自然换质位推理(先换质后换位,从第一次换位直到不能再变形为止的所有变形推理)和自然换位质推理(先换位后换质,从第一次换质直到不能再变形为止的所有变形推理).规定的交替变形推理包括对位换质位推理(对直言命题先换质后换位,再换质)和换推理(通过换质位或换位质的方式,在主谓项顺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主谓项概念都变成负概念的交替变形推理).  相似文献   
7.
三国魏镇北将军刘靖创修的陵堰与车箱渠是北京地区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的引水灌溉工程。它奠定了蓟城时代水源开发的基本格局,是北京城市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标志性地物。陵堰与车箱渠的基本情况,以《水经注》所录"刘靖碑"及其"遏表"的记载最详。本文依据古今文献,结合考古发现和遗迹踏勘,对《水经注》的记载加以考释和辨析,为进一步确定陵堰、车箱渠及其相关参照物(梁山、刘靖碑、高梁水与■水等)的具体方位及相互关系,进而说明堰体与渠道的形制规格、水利价值及对后世影响等,提出若干见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