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7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70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587篇
理论方法论   88篇
综合类   1386篇
社会学   45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基于陕西省白水县的农村反贫困实践探索,从发展性社会工作视角探讨经济赋能与社区融合干预对于残疾人脱贫发展的意义。 这一反贫困实践案例显示,贫困者的生计发展嵌入在其家庭及社区的关系性脉络中,依托于残疾人互助合作社的社区融合介入,有助于残疾人的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赋能,提升残疾人生计发展的内生动力。 同时,本地社会组织在残疾人反贫困中发挥关键作用,社会组织的能动性发展促进了多主体合作参与的贫困治理,也带动了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在反贫困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3.
玄言赋浅论     
本文对魏晋玄言赋的概念、发展轨迹乃至主要作家作品作了粗浅的论述。玄言赋是指在玄学出现之后 ,由于清谈风气的影响而产生的 ,以谈论玄理 ,表现玄学人生观和生活情趣为内容的赋作。它滥觞于正始 ,过渡于两晋 ,大盛于东晋 ,衰微于刘宋。玄言赋对玄理的表现 ,有的下陈玄理 ,有的借人物和山水景物表现玄学人生观和生活情趣。在文学发展史上 ,玄言赋有其自身的不足 ,但亦有其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诗经》叙事诗的文本中 ,赋所呈现的艺术情趣常常为人忽视。其实赋不独适于做空间上的铺写 ,它更能表现时间的迁延之于生命主体的意义 ;赋既可以用来抒情写志 ,也可以论述表面性的现象 ,从而引发想象 ;同时赋的表现形态 ,也拓展了文学表现和读者阅读的艺术空间 ,极具艺术范型意义。  相似文献   
5.
咏桃赋初探     
咏桃赋既概括描写了桃的表征、功能和史迹,也寄托或抒发了作者的某种惑遇或情绪,表现了一定的社会历史情景,具有某种艺术价值和历史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6.
7.
南朝时期盛行骈文,文士在创作骈文的过程中往往借鉴辞赋的创作手法,致使骈文呈现出明显的赋化倾向.具体来说,这种赋化倾向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将辞赋的典型创作手法运用到骈文创作中;二是讲究工整的排偶,推动骈文走向成熟.此外,文中用韵以及文末杂用骚体句式也是受辞赋创作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8.
对联是一种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独立的文学样式。对联是由六朝的骈赋和唐代的格律诗脱胎而来的 ,是在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 ,是一种纯粹中国特色的文学样式。文学史和文体学应该给对联以应有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客家山歌具有中原传统文化的特色,尤其在语言方面,承继了中国传统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并且运用得很得当,由客家山歌入手,研究中原文化的承继,较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辽宁老工业基地“新失业群体”的社会生存状况与自身的先赋资本、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确实有密切关系,这些因素导致了其在就业中遭受一定的社会排斥。“新失业群体”的父辈由于本身的失业下岗而沦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而且由于辽宁老工业基地特殊的体制转轨境地,使之遭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双重挤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