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40篇
社会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院校财会存在内容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但是伴随ERP大范围应用于企业之中,高校也开始探究ERP人才培养的方式。文章针对高校财会专业模拟实训教学的发展状况,探究如何对ERP软件实训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其主要目的是促使高校财会教学和时代的发展融合。  相似文献   
2.
富川"梧州人"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川县"梧州人"是汉族的一个族群,其语言属桂北平话系统.文章以富川县木榔村为例,描述了"梧州人"的婚姻、丧葬、民居等风俗,并通过收集到的一些族谱初步探讨了"梧州人"的族源.  相似文献   
3.
李光辉 《殷都学刊》2008,29(3):109-114
沈从文的女性崇拜极具现代品格,这使得其在现代作家中独树一帜。他提出重建民族品德,并将女性视为重塑民族品德的载体。这种优化女性的做法不具有女权或革命意义,它深受民族心理与习俗的影响,也与其个人的经历密切相关。探求其女性崇拜背后的心理隐秘,有助于从创作心理上解读沈从文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作为"闽学鼻祖"、"倡道东南"的二程弟子杨时,将《论语》视为圣学之正传,初步确立了儒家"道统"和《论语》在其中的核心经典地位。在《论语》诠释中,他非常重视求仁之学、性命之学和中庸之道的揭示和阐发。这些思想成为南宋早期道学的中心话语,不仅促进了洛学在南方的传播与发展,而且也为集理学之大成的朱熹学术体系的诞生提供了学脉渊源。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探讨王阳明的生死智慧,并进而指出其现代意义。认为,阳明子以"尽性至命之学"来超越"生死之念",包括"惧死恋生之念"和"求死解脱之念",从而大悟"良知"之旨,实现了"昼夜生死"之体知;阳明子还以"死得其所"为生死践履,既要求人们为道义、事业而勇于献身,又要求人们应该保身全生(性),不要为取外物而伤身害命。阳明子的生死智慧既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也具有现实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作文教学的相关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7.
庄维民 《东岳论丛》2012,(3):190-191
<正>明清以来,中国传统地权形态的发育及其交易形式的多样化,使土地流转趋向活跃,促进了生产要素的组合和优化配置。当前,"三农"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更深层面的学理探求和历史追索就成为学术界不容回避的研究课题,众多学科和学者纷纷关注传统乡村地权,将其置于历史进程中加以重新审视。不过,学界对传统中国农村地权分配和地权交易的研究多集中于民国时期和前近代社会。近些年的研究主要针对当前我国农地制度的弊端,多集中于提出各种农地制度理论模式的预设。至于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流转和交易问题的研究却尚未有专门的探讨。令人欣喜的是,湖北社会科学院张静新著《建国初期长江中下游地区乡村地权市场探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一书独辟蹊径,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相似文献   
8.
我国教育界的各位学者所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就是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方向。从高校英语教学的实践经验来看,反思性教学更适合面向社会的英语教育教学。本文在此基础之上对作者有过多年的高校英语教学经验,所以在这篇文章中对高校英语与反思性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农村中职学校英语教学工作的实际,重点探索减轻中职英语教师心理压力的思路,并提出了一定的解决办法.这为农村中职学校英语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永乐宫壁画艺术中的科学理论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总结了永乐宫壁画艺术在创作过程中所运用的科学理论,分析探讨了透视法、比例法等科学技术原理在永乐宫壁画艺术中的具体运用,指出在西方出现科学的绘画理论之前,中国的画家便开始潜心研究自然界的透视现象和比例关系等自然现象,并在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符合空问整一律的科学的绘画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