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设计并合成了可聚合大分子有机硅单体(SiOHMAC),并将其与含有环氧基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进行自由基共聚,制备具有聚硅氧烷长侧链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接枝型聚合物(GSiPA),并将其作为低表面能改性剂添加至环氧树脂E51中,制备具有低表面能的改性环氧树脂涂层材料.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GSiPA结构进行了表征.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GSiPA能高效地降低环氧树脂涂层材料的表面能,仅添加0.2wt%GSiPA便可使材料表面能大幅度降低至26.28mN/m.添加GSiPA改性后的环氧树脂涂层材料的附着力仍然保持最高的0级,铅笔硬度达到4H,吸水率随着GSiP A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GSiP A在不降低环氧树脂涂层材料优异附着力和硬度等物理性能的前提下高效地改善涂层的表面性能,在制备低表面能环氧树脂涂层材料的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的"现代性"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模式发生着变化,人们试图或实际上已经把人文学科边缘化了,人文精神、人文素养逐渐在失去,反观中国与西方的人文传统,并非如此。重构人文学科和人文素养需要世界性、全球性的广阔视野,以跳跃的方式抓住几个时空连接点探讨下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废聚苯乙烯(PS)为原料,采用接枝共聚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合成改性聚苯乙烯胶粘剂的最佳配方和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改性聚苯乙烯胶粘剂的粘接强度比改性前提高四倍,其对木材和金属的粘接,明显优于某些日用胶粘剂.本文采用气相色谱和红外光谱对产品组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叙述了以纤维素为原料制备纤维素吸水树脂的方法,并对其在水泥固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对水泥硬化后的强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是加入纤维素吸水树脂后不仅能增强水泥的保水性而且能提高水泥强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苯乙烯与聚二甲基硅氧烷大单体进行自由基本体聚合反应,合成了不同有机硅含量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接枝聚苯乙烯共聚物,通过红外、核磁、凝胶色谱、动态力学分析、热失重、透射电镜等一系列分析手段表征了该接枝共聚物。对接枝共聚物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共聚物的冲击强度和断裂延伸率随有机硅含量的增加而提高,热稳定性也较聚苯乙烯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偶联剂(KH 550)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 PP)表面偶联反应对聚丙烯(PP)/玻璃微珠(GB)复合材料界面形态和流变性能的影响。采用ARES型旋转式流变仪和扫描电镜(SEM)对材料的熔体粘度、动态特性以及界面形态作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玻璃微珠对材料有增加模量和粘度的作用,并且GB含量越高材料的模量和粘度就越高。使用KH 550偶联剂处理GB后,其表面变得更为粗糙,且体系相容性未得到改善,材料的粘度与模量有所上升。在基体中加入少量能与KH 550反应的低分子量M PP,虽然体系相容性得到了改善,但是降低了粘度;然而KH 550与M PP界面反应形成的“聚合物刷”又具有增粘作用,因此体系中增粘作用和降粘作用相互竞争。实验证明降粘作用为主导作用,体系粘度下降。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聚丙烯酸丁酯(PBA)与氯乙烯(VC)接枝共聚物(PBA-g-VC)的相结构与分子结构。接枝物PBA-g-VC中PVC为连续相,PBA为分散相。随PBA的交联程度增大,其在PVC连续相中的相结构由模糊的“细线形”过渡至清晰的“球形”结构。研究结果表明,PBA交联度对产物中PVC平均分子量影响不大,但使其分子量分布加宽,被接枝的PVC链变短,接枝点变多。动态粘弹谱表明,PBA-g-VC为半相容  相似文献   
8.
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系统研究了马来酸酐 (MAH)接枝聚丙烯的固相反应工艺 ,探讨了熔融法及固相法的不同方法对接枝率的影响 ,并以DSC分析方法证实了固相接枝比熔融接枝方法优异。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炭黑表面接枝聚合改性及表征手段及改性炭黑在介质中的分散性能。分别在铈离子体系、正丁基锂引发体系、过渡金属离子乙酰丙酮铜(Ⅱ)或焦磷酸络锰(Ⅲ)体系的作用下,炭黑与乙烯基单体发生接枝聚合。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单位浓度、反应时间对接枝聚合反应的转化率、接枝率的影响。利用FT—IR分析确证了炭黑表面的接技反应,利用TEM表征了接枝炭黑的形态。表面接枝后的炭黑在介质中的分散稳定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以壳聚糖(CS)和海藻酸钠(SA)为原料,通过接枝共聚制备了壳聚糖接枝聚N-乙烯基吡烙烷酮(CSg-PVP)和海藻酸钠接枝聚N-乙烯基吡烙烷酮(SA-g-PVP),然后利用静电自组装得到了pH敏感性聚电解质纳米粒子,研究了纳米粒子对5-氟尿嘧啶的负载及释放性能的影响.傅立叶红外光谱验证了聚合物的结构.当CS-g-PVP与SA-g-PVP体积比为3∶7时,形成的纳米粒子结构最稳定.透射电镜表明纳米粒子具有较规则的球形结构,尺寸在30~50 nm左右.聚电解质纳米粒子对5-FU表现出较高的负载能力,环境pH值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5-FU的释放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