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9篇
社会学   6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探讨当代中国的两种音乐活动形式——京剧票友会以及摇滚乐队派对。这两种音乐形式虽然在风格上截然不同,但是两种社团在结构上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这两种活动形式基本上都具有我们所称之为"为位"(positioning)的行为,参与者由此在音乐活动中找到他们各自的位置。而且,两种活动形式都涉及到"外来者的融入"(outsider integration),即允许陌生人的参与并在活动中找到他们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韩笑 《理论界》2009,(4):166-167
文章主要介绍和评价了流行音乐文化中几种主要的音乐形式:爵士乐、乡村音乐、摇滚乐、拉丁音乐和说唱音乐。文中还列举和介绍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流行音乐家和流行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3.
广场     
  相似文献   
4.
《青岛画报》2012,(2):6-7
麦当娜的名字,是流行的象征、时尚的符号,已经陪伴了全世界四分之一个世纪,并深深影响了流行乐的发展.身为"摇滚女王",麦当娜给摇滚乐注入了新的活力,全世界无数次为她疯狂,直到现在,麦当娜的巨星光芒依然不减.1月16日,53岁的麦当娜凭借影片《倾国之恋》主题歌《Masterpiece》入围金球奖最佳原创歌曲奖.  相似文献   
5.
对于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来说,“郑钧“代表的是反叛;对于70年代之后出生的人来说,”郑钧“代表的是理想。而用郑钧自己的话来说,他只是个工作着、生活着的普通人,一个为生计和创作奔波的男人……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导刊》2004,(9):32-33
朋克是在20个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的,10年过去了,他们依旧不为人们所熟悉。即使知道朋克的人,也更多地想到的是奇异的服饰和怪异的发型。朋克音乐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摇滚乐,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起源于纽约。朋克的演出唱词粗俗,经过扩音放大震耳欲聋。但朋克音乐却是一种不带任何负担、让自己快乐的音乐。朋克人行为粗犷,服饰发型奇特,喜欢佩带金属链,穿破烂衣服,将头发染  相似文献   
7.
王子扬 《理论界》2013,(8):143-145
作为现代流行音乐的重要流派,摇滚乐在音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摇滚乐诞生于西方、后传入中国,但其在中国和西方所承载的文化内核是不同的。本文试对中西方摇滚乐文化内核进行比较。这里对摇滚乐加以定义:摇滚乐,是一种青年亚文化催生的,以或直白、或晦涩的歌词和简单的编曲(相对于古典音乐)来表现某种理想或想法(多抒发对现实的不满)的音乐形式,属流行乐的一支,其灵魂在于歌词表现出的人文关怀。另外,由于历史原因,港澳台地区的摇滚乐发展较早,形式与内容均接近西方摇滚乐,情况与中国大陆摇滚乐差别很大,故不列入本文讨论范围。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摇滚乐已渐渐褪去其反叛性的亚文化的衣钵,大学生摇滚乐迷渐渐凸显出其精英化特质,形成了其独特的青年文化圈。对9所不同类别高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了解喜爱摇滚乐的大学生群体在家庭文化资本、学业成就、学业努力程度、音乐素养、生活习惯等方面与喜欢其他几类音乐风格大学生存在异同。相对于喜爱流行乐和民谣乐的大学生群体,喜爱摇滚乐的大学生在家庭文化资本、学业成就和音乐素养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优势。同时,喜爱摇滚乐的大学生与喜爱古典乐的大学生群体表现出了较强的同质性。  相似文献   
9.
一个23岁,喜欢重金属摇滚乐的北京男大学生和一个57岁,热衷于晚间肥皂脚的宁夏家庭妇女之间有什么区别?[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开始在西方盛行的音乐类型,“摇滚”这一概念传入中国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直到1986年崔健在北京首开演唱会,才宣告摇滚在中国正式落户,而它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也开始在80后这一代作家身上显现出来。摇滚乐在80后作家作品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艺术、精神、命运方面,80后文学与摇滚乐都有着惊人的相似点。80后作家是80后这一代人的代表。80后文学与摇滚的诸多相似之处。正是80后生人受到的摇滚文化的影响。,对于这一代中国的青少年而言.他们发现并选择了摇滚精神作为反抗中国的权威主义文化的武器,并希望这种精神能带领他们走出青春的迷惑与无助。摇滚文化对于唤醒中国青少年的独立意识与自由精神有着独特的积极意义。并且它也同时促进了社会民主化、开放化、文化多元化、平等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