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4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缓解融资困境,各地都在探索农村金融的新模式,吉林省开展的“土地收益权质押”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指在不改变现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和土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以土地的未来收益作为担保财产,为农户贷款提供担保的模式,该模式有“利于融资”与“避免失地”的双重优势。然而,通过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吉林模式中的“土地收益权质押”名不副实,其实质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让与担保,存在诸多的法律弊端。而由于土地与公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在“自动产生收益”这一属性上存在区别,所以无法通过借鉴“公路收费权质押”的制度经验来构建土地收益权质押。此外,利用土地未来的经营收益质押贷款的思路也不可行,理由是:经营收益由土地价值与劳动价值共同构成,而劳动价值无法登记,从而不具有优先效力;而且这种方式使得清偿能力取决于债务人自身,不符合特别担保之属性。在尚未放活经营权之前,以土地承租权担保贷款的构想较为可行,但须建立配套的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2.
林权是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的简称,包括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林权是林业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林权制度改革事关林业建设发展的成败。2003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关  相似文献   
3.
农民平等权保障与农村土地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农民的平等权利,保护农民的生存权、发展权,首要的是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我国现行农地制度的不完善,特别是城乡土地产权二元结构对农民土地权利的歧视,使得农村土地产权结构在占有权、使用权、处分权和收益权上存在严重的权能缺失,农民既缺乏维护自己权益的法律保障,又缺乏权利救济的有效途径.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实现,需要创新土地制度,赋予农民更完整的土地占有权、使用权、处分权和收益权,完善权利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4.
黄俊阳 《学术论坛》2008,31(2):151-154
目前,农民的权益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然而人们在关注"三农"问题时,农民集体的权益往往被忽视,农民集体的土地收益权更是不能得到有效保护.保护集体土地收益权,保证农民集体稳定而充足的收益,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集体土地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土地利用和土地流转.农民个体在征地中收益分配的增加,不能简单地从农民集体收益中化转,而是应保护农民(包括个体和集体)享有对土地收益增值的权益.要实行更加严厉的耕地保护政策,就必须下决心让政府退出土地经营,而让政府退出土地经营的最好办法则是让农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收取土地承包费是基于集体土地所有者的地位,对其土地利用有权获得收益,在形式上,是由发包人与承包人经签订土地承包合同约定收取.至于发包人是否收取土地承包费、如何收取,应该由土地所有者即农民集体来决定.  相似文献   
5.
在比较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相关的法律概念、规则和制度对2006年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证券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基础资产的分类、概念、特征描述部分给予法律评析。进而分析通知中的分类是否与中国现有法律环境相匹配;不同种类的基础资产在被用于资产证券化时存在哪些法律障碍;最后对不同种类的基础资产如何在中国法律项下进行资产证券化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比较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相关的法律概念、规则和制度对2006年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证券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基础资产的分类、概念、特征描述部分给予法律评析。进而分析通知中的分类是否与中国现有法律环境相匹配;不同种类的基础资产在被用于资产证券化时存在哪些法律障碍;最后对不同种类的基础资产如何在中国法律项下进行资产证券化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动态     
《西部观察》2002,(7):63-63
  相似文献   
8.
张小光 《理论界》2004,(3):61-62
产权明晰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围绕明晰产权的思路,国有企业的改革沿着两权分离的道路进行,即国家作为出资人享有所有权,而企业作为法人实体依法行使经营权。然而,从实施的效果看,这种两权分离的改革并没有使国有企业完全走出效率低下的困境,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的原因在于:在明晰物质资本产权的同时,忽视了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建设。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建设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忽略人力资本产权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残缺不全的,企业改革也难以成功。一、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建设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我…  相似文献   
9.
由张菡冰博士撰写,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集体林权资本化问题研究》一书,以产权资本化理论为指导,对集体林权的界定、估价、转让、入股、抵押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现将书中的一些主要学术观点简介如下 :一、明晰界定产权是林农财产(本文仅指森林资源资产)权实现的制度前提。明晰界定集体林权,就是要明确界定产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历史地看,集体林权的主体演变与国家"三农"政策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化密切相关。在目前的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基本经营制度下,集体成员以户为单位,对集体所有的森林资源资产拥有承包经营权。  相似文献   
10.
所谓劳动产权主要是指劳动者按照劳动贡献享有收益的权利。马克思和市场社会主义者对劳动产权都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分析,他们都承认落实劳动产权有利于解决劳资矛盾,推动劳动生产率提高,主张劳动者应该获得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和利益分配权利,企业应该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相结合。但是,马克思和市场社会主义者对劳动产权的认识在理论依据、实现基础和实现方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