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精确放疗同时联合替吉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和评价毒副反应。方法 10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单放组50例,放疗联合化疗组(联合治疗组)52例。放疗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化疗药物:替吉奥60mg/m2d1-14,Po;休息1周,替吉奥从放疗第1天开始口服,直到放疗结束。结果放疗结束后单放组有效率为52%,放化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78.85%。其中单放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4例,稳定16例,进展8例;联合治疗组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35例,稳定7例,进展4例,两组疗效相比,P〈0.05。单放组中位TTP 7.5个月,1年生存率48%。放化联合治疗组中位TTP 10.5个月,1年生存率75%。该方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及恶心呕吐等症状。结论替吉奥联合精确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2.
吴志 《老年人》2015,(4):53-54
误区一: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这就是临床上常见的"过度治疗"。肿瘤治疗的方式主要有外科治疗(即手术切除治疗)、内科治疗(主要包括化学治疗、生物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放射治疗等治疗方式。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陆陆续续出现了许多治疗肿瘤的新手段,诸如靶向治疗药物、微创外科、介入、基因治疗以及光子刀、伽玛刀、氩氦刀等。有些时候,  相似文献   
3.
PET/CT是将PET(功能代谢显像)、CT(解剖结构显像)两个已经相当成熟的技术相融合,实现PET、CT图像的同机融合,使PET的功能显像与螺旋CT的精细结构显像两种高档显像技术的优点融为一体,形成优势互补,一次成像即可获得PET图像,又可获得相应部位的CT图像,为患者病情的发现、治疗和评估,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在总结归纳了不同时期放射治疗设备准直器的设计和应用之后,分析了它们的优点以及不足,提出了可变野准直器。它是采用机电一体化和机器人技术原理设计而成,并模拟IMRT的方式进行准直器调强的验证。对提出的可变野准直器的原理和特点进行解释,对设计方案进行了详细阐述。该设备活动空间增大,改进了特殊部位肿瘤的治疗,成为先进放疗系统中最关键的部件之一。  相似文献   
5.
陈声波 《老友》2013,(10):64-64
近期有病友来电咨询皮肤癌,我在门诊也看了好几位患上皮肤癌的老年人,他们问我为什么老年人易患皮肤癌?患了皮肤癌该怎样治疗?为此,我特撰写此文,以作解答。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皮肤各层变薄、松弛,缺乏弹性,皱纹增多。这是老年人皮肤明显的特征。在我国,皮肤癌好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中70~80岁老年人发生率最高,以男性老年人多见。  相似文献   
6.
这个故事是根据实事改编的。虽然已经过去七八年,我至今还很难忘记,老汤死前一年对我说的话。那时候他的鼻咽癌已到末期,经过放射和手术,脖子几乎削去了三分之一,说话的声音已经很模糊,当他诉说到美国才发现根本不必排队,却被中国台湾的医生一拖再拖,甚至一次又一次送重礼,还不安排他赴美时,在他苍白的脸上  相似文献   
7.
随着集落细胞刺激因子的广泛应用,骨髓抑制不再是肿瘤治疗的剂量限制毒性,而黏膜炎等非血液系统毒性则受到更多的关注。实际上寻求最佳的方法来治疗或预防放射治疗或化疗诱发的黏膜炎已经成为肿瘤支持治疗的首要关键,因为减少黏膜炎的发生可以显著降低与之相关的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并且使一些更积极但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如同步放化疗等)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伴癌性疼痛的止痛效果及毒副反应。方法 72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唑来膦酸4mg静滴,同时行直线加速器放疗,单次分割剂量300cGy,每日1次,共10次,总剂量30Gy,2周完成,放疗2周后再次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4mg静滴,1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72例骨转移伴癌性疼痛患者完全缓解(CR)24例,部分缓解(PR)26例,轻微缓解(MR)14例,未缓解8例,临床获益率89.9%,中位获效时间4.5天,全组治疗过程中毒副反应轻,主要为肌肉关节酸痛、发热等,未发现明显的血液学毒性及肝肾功能损害。结论放疗联合唑来膦酸对于恶性肿瘤骨转移伴癌性疼痛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9.
《家庭科技》2011,(5):F0004-F0004
2010年10月17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射波刀(CyberKnife)治疗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中心)成立仪式在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隆重举行。医院引进的目前中国大陆仅有3台的肿瘤放疗设备射波刀(CyberKnife)正式投入临床使用。 射波刀又称网络刀、电脑刀,是一种新型全身定位放射治疗肿瘤设备。  相似文献   
10.
尽管脑胶质瘤是目前神经系统肿瘤最难治疗的恶性肿瘤,但是其独特的终位性生长的生物学特性为局部治疗提供了细胞学依据.作者自1993年起开展瘤内近距离放疗、单抗标载131Ⅰ免疫导向放疗和瘤组织间液放疗三种临床应用新技术,经临床验证具有符合对脑胶质瘤进行以局部治疗为主的生物学特性.全身及重要脏器毒副作用轻微,临床疗效良好.临盘床资料表明此三种内放疗新技术对胶质瘤患者进行的个体化瘤内近距离放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旨在总结三种临床应用新技术与传统的经颅全脑放疗、γ-刀放疗和放射粒子植入的瘤内放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三种胶质瘤放疗技术进行比较研究.从放射生物学、辐射剂量学、治疗方法的便捷性和临床疗效四个方面阐述作者开展的三种瘤内近距离放疗新技术,比传统的三种放射治疗方法具有明显的治疗方法和提高临床疗效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