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5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62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7 毫秒
1.
政法类院校作为国家培养高级政法人才的重要基地,思政理论课建设尤为重要。新时代政法类院校思政课建设,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针对政法类院校思政课教学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及建设中存在的困境,从教育理念、顶层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资源借鉴、教学方法、教师培养、教材建设、考评机制等方面思考建设方案和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2.
立足于清政府平定南疆大小和卓叛乱以后的境内外形势,深入分析清政府在南疆设立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的整体思路。从而可以总结得出设立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的4个原因。  相似文献   
3.
谢伟 《探求》2012,(6):13-15,23
平安建设作为新型城市化的基础环节,不仅要直接回应新型城市化面临的诸多社会管理问题,而且也要为新型城市化的整体推进提供保障。天河区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在新型城市化发展中面临环境容量接近极限、社会管理任务繁重、公共服务适应不了发展需要等一系列难题。面对这些“成长中的烦恼”,必须以更新的理念、更高的眼界和更得力的举措,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发挥政法系统的统一力量,形成平安建设长效机制,确保天河区成为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排头兵。  相似文献   
4.
陈敏 《经营管理者》2013,(28):373-373
政法教育是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并且渗透和普及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本文通过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研究分析了我国政法教育工作的正确对待角度,改革和创新政法教育方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后记     
《探求》2013,(Z1):167-167
历史潮流奔腾不息,实践之树常绿常新。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后,我们党和国家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新航程,政法工作也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护航"中国梦",政法机关责无旁贷。为此,我们与广州天河区委政法委合作,编辑出版了这期《探求·天河政法专刊》。何天之衢,道大行也。本期专刊的出版,旨在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际和理论探索,重点为推动天河政法工作的发展建言献策。在天河区委分管领导的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形成了政法治理的传统。在社会转型时期,政法模式下的救济机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理想化的权利救济机制尚不健全之时,政法救济机制有效弥补了权利救济的漏洞,并且是一个可供依赖的过渡路径。政法救济机制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政治权威为公力救济提供权力支撑、政法治理矫正程序主义的救济弊端、政法综治优化救济机制结构。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推进,对它的改造和完善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应当提高信访、泛行政调解、首长公开电话等一些行之有效的救济方式的制度化水平;同时从转变执法方式和坚守程序正义底线两个方面强化政法治理的权利伦理品位。  相似文献   
7.
群众路线是我国法治建设中的重要政法资源,但传统的群众工作方式在行政法治进程中需要予以调适和矫正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通过对成都金牛区曹家巷"自改"模式等城市拆迁改造典型范例的考察,可以看出,传统的群众工作方式的法治化调适方向,应当是在公民主体意识觉醒过程中克制"法律家长主义"的边界、在利益多元化的格局下完善公共利益界定的程序机制、在行政执法的成本效益核算逻辑中植入少数人权利保障的宪政维度。  相似文献   
8.
9.
刘文英先生是国内最早研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学者之一。他认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精华主要蕴涵在"参赞化育"这一命题中,并集中进行了两点阐释,其一是人类参赞化育的前提以及人类何以能够参赞化育,其二是人类以何种方式参赞化育。刘文英先生将儒家生态伦理思想概括为"泛仁论的生态伦理",认为儒家主张人类以道德自觉的方式来参赞天地自然万物的化育,在人与自然界之间建立一种具有道德情感的和谐关系,并由此承担起参赞自然万物的生长发育的责任和义务。虽然刘文英先生不同意将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归结为人类中心论,但在笔者看来,人类中心论也可以有不同的类型和内涵,其所导致的结果是完全相反的,西方传统的人类中心论是以人类的利益为中心,只能导致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主宰,而儒家式的人类中心论,则是以人类的道义为中心,其结果是人类对自然万物承担起责任义务和付出道德关怀。刘文英先生所概括的"泛仁论的生态伦理"思想,事实上就是另一种类型的人类中心论,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道义型"的人类中心论。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