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5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清之际诗歌中的"牡丹"意象普遍具有沉痛的时代烙印,与特殊的士人心态紧密相联。首先,与传统牡丹诗往往给人以歌舞升平、富贵美好的感受恰好相反,它被赋予了"故国"的象征意蕴,常常唤起诗人国破家亡、身世飘零的痛楚与繁华易逝的悲伤。其次,因其"故国"的象征意蕴,它还能使诗人重温旧梦,暂时忘怀现实的痛苦,获得片刻美好的体验,成为诗人"借以娱目肆志"的灵魂遁逃之所。再次,在象征富贵繁华的基础上,发展了象征内在人格精神之"富贵"的全新内涵。  相似文献   
2.
宋末诗坛,四灵、江湖诸派所作诗歌,只是嘲风咏月或抒写个人感触之趣,明显地表现出一种卑弱、雕饰的衰气.而谢翱一变嘲风咏月之趣,摆脱狭小格局,以坚实、健康的思想内容和适应这个内容而产生的表现形式,写出悲愤激越、沉郁苍凉之诗篇,抒发故国之思,从而为宋末诗坛注入了新的活力,放射出一束夺目的光芒.  相似文献   
3.
赵文是凤林书院词人群体中的重要作家之一,其词内容丰富,但在总体基调上是"凄恻伤感,不忘故国"。赵文的词创作是有一定理论自觉的,他论词强调辛弃疾、元好问的"中原豪杰之气"并希望后来的作词者学习、继承,他自身的词创作也是以此为指导的。  相似文献   
4.
故国回望是20世纪海外华文文学中的常见主题,故国回望不同于乡愁,这是一种独特而复杂的移民情怀。一般来说,美国华文作家怀抱着以下三种不同的回望心态和情感:一、暂居者思乡归国,二、放逐者诀别家园,三、飞散者审视家园。在这一脉络的梳理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政治文化结构对作家的影响,以及作家自身的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5.
陆机以东吴贵族及才子的身份而入仕西晋王朝的经历 ,形成了他矛盾的性格和富有传奇色彩的悲剧人生 ,也是陆机赋东吴情结的成因所在。陆机赋中对父祖光荣的追慕与自豪 ,对故土亲人的眷恋 ,对朝代兴衰、人生短暂的深切思考以及对吴楚名物、文化的赞美与张扬 ,都表现了浓浓的故国情愫 ,东吴情结何其强烈 !陆机赋第一次把故国情感引进赋中并对庾信故国乡关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海外华文文学的所有地域性分支里面,美华文学是绽放异域的一朵奇葩.而於梨华与严歌苓,是两位具有文学发展标示性意义的美华女性作家,在美国主流文化面前,她们始终发出自己的声音并执着于文学追求."敌国"、"家园记忆"在她们新的自我身份的建构当中,既挥之不去,与她们的去国经验和文学书写发生着密切关联;也不断嬗变,体现着作家在文化心理、美学视角和文学书写等层面的诸多变化.在这层层嬗变的背后,既可以见出作家文化心理和创作心态嬗变的因素,亦可以考察海外华人现实生存处境的演化以及多元文化互相碰撞交流乃至融合的历史与现实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7.
"故国平居有所思"不等于"追忆故国平居"(陈寅恪语);"故国平居有所思"是杜甫全部诗格、人格的写照;以"乱离叙述"为诗、以人之欲求入诗,奠定了杜诗的不朽地位。  相似文献   
8.
《灶神之妻》是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继其成名作《喜福会》后的又一力作。该作品保留了谭恩美的叙事风格和情感主题。母女关系是作品的主要线索,也是构建全文的支撑框架。文中具有东方文化特征的母亲雯妮与代表西方文化精神的女儿珍珠间的关系从误解到理解,从冷漠到温情,从冲突到融合,从格格不入到彼此慰藉。这是一段辛酸漫长而又温暖浪漫的精神旅程,读者不仅可以领略东西方文化间的对立与交流,更可从中洞悉故国在华裔女性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明清易代之际,文人逃禅生活方式的选择,使得大量的诗僧出现。面对现实人生,改朝换代的剧痛,使得虽已毁衣出世的诗僧,在诗歌中仍刻刻与众生同休戚,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故国情思。本文点面结合,胪举代表,侧重于对诗歌中内蕴的遗民故国情结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李清照的词中抒发愁情的占绝大部分,用到"愁"字的有十五处之多。她所抒发的愁情浓烈、自然、真挚、细腻、深婉、感人至深,是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是对自己心爱丈夫别后的真挚感情的抒发,是对故国家园的怀念和热爱,具有时代意义和社会意义。通过她的愁情,我们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妇女特别是知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她们在精神上所承受的痛苦与折磨,亦有很大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