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102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202篇
社会学   36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教会大学指的是西方教会在中国设立的岭南大学、金陵大学、圣约翰大学、燕京大学等十多所高等教育机构。自 1 9世纪 80年代起 ,教会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 ,一般认为 ,受美国长老会差遣的传教士狄考文主持的文会馆 ,于 80年代开始进行高等教育 ,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教会大学。绝大多数的教会大学是在 2 0世纪初以后正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教会大学的产生有其特有的历史背景 ,教会大学在办学目的、教学活动、教育管理、教师及学生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 ,并作为教会学校体系的尖顶而对中国的社会及文化教育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2.
作为内陆省份江西的近代基督教新教活动往往被各种基督教研究的专著所忽略.基督教新教的江西美以美会晚清传入江西后,发展迅速,1913年成立了江西美以美会布道年议会,1917年,布道年议会升级为年议会,辖区也不断扩大.江西美以美会采取了教、学、医三管齐下的传教策略,即教会为学校、医院提供经费,学校为教会、医院培养人才,医院为教会、学校扩大影响,三者相依相促,形成独具一格的宗教文化.这些举措在客观上促进了江西教育、医疗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实验区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创立了一套由村保健员、乡保健所、县保健院组成的三级卫生保健网,并在学校卫生、妇婴保健、传染病预防和疾病治疗等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我们今天来说仍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抗日战争胜利后,父亲携全家从甘肃返回北平,租住于东城北新桥大头条50号,一个有八户居民的大杂院。大头条东头是北新桥学校与教会医院,南边是交道口师范学校,大头条内大部分房产归北平总学监云紫晨所有。云紫晨当宪兵上校的女婿一家住在我们院子的西邻,院子东邻是一于姓商人。北平和平解放前夕,宪兵上校邻居乘飞机逃离北平。于家的儿子解放时公开了地下共产党员身份。有人命案的中统特务头子云紫晨,解放后被关进了监狱。此乃后话。  相似文献   
5.
徐维友先生住院时,我曾随同事一起去探望,他因病情恶化住进了重症病房,未能见面,我的心就一直揪着.当他去世的噩耗从医院传来时,虽说有一些心理准备,但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从此,我们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6.
教会大学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石,研究教会学校的历史和文化对于中国现代教育史有重要参考价值。民国初期的教会大学中,文学爱好者们藉助校园期刊这一平台开展过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其中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创建的天津工商学院曾编辑出版了《北辰杂志》《公教学生》《工商生活》等多种期刊,其所刊载的文学翻译、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也培育了部分有影响力的青年作家,曾为华北沦陷区文学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上初中时,因家里穷,没钱到学校食堂买菜吃,整天就是吃着从家里带来的咸菜。那咸菜没过几天就发霉了,吃下去肚子疼,但没办法,还是要吃啊,也想过哪一餐就不吃啦,但不吃念书哪有劲呢,于是仍像吃黄连般咽下了肚子。那种感觉真是刻骨铭心啊!  相似文献   
8.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项建英博士撰著的《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学科研究》一书,于2011年12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此书是作者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9.
近代武汉地区的教会书院产生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由基督教各教派的传教士所创办,有着鲜明的宗教色彩和慈善性质。在办学过程中,教会书院率先将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引入内地,在女子教育、体育教学、师资培训等方面也颇有建树,并且十分注重英语教学。因此,它们虽用书院之名,却是移植到内地的新式学校,在新旧教育制度的转换过程中起到了样板作用,武汉的近代教育是从教会书院起步的。  相似文献   
10.
晚清至民国期间传教士的经济生活同中有异。长阳担子山堂口依靠征收“养年钱”、“柴腊钱”以及经营地产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经济运行机制,为学校和慈善事业以及教会的其他工作奠定了经济基础。而在学校管理和慈善工作中,外国传教士既依靠中国教徒进行运作,又广泛结交军政要人和地方官绅寻求经济支持,为教会的发展赢得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