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哲 《成才与就业》2014,(12):20-20
正沈从文(1902年~1988年)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历史文物研究学家,他创作的文学代表作有《边城》《长河》等。1946年抗战胜利后,沈从文曾在北京大学任教,也许很多人不会想到,这位著名教授曾经是北大校园里的旁听生。1923年夏,沈从文由故乡湘西到北平求学。在此之前,他几乎从未接受过正规的现代学校教育,大部分学识都是自学得来。他那时的最高学历,仅仅是小学。  相似文献   
2.
《老友》2014,(5)
正我与《老友》结缘已有11个春秋。我之所以对《老友》情有独钟,是因为《老友》可读性强、内容丰富,可圈可点之处每期都有,对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和精神修养很有帮助。我是《老友》的忠实读者和受益者,在阅读《老友》的过程中,有时我突发灵感,便跃跃欲试,提起笔来学学写稿。令我无比欣慰  相似文献   
3.
刘小明 《老年人》2014,(6):26-27
正汪大凯是一位农村老人,他一生命途多舛,但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学的追求。通过多年努力,他创作了近300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中长篇小说《蓝大武传奇》被常德市文化部门评为"丁玲文学奖"三等奖。2013年,汪大凯入选常德桃源县"十大感动桃源新闻人物"。"右派"青年的"文学梦"1931年,汪大凯出生于常德桃源县太平桥乡一个普通农家。5岁时,他被父母送到私塾读书。虽然年幼稚拙,但他天资聪颖,记忆力强,颇得先生喜爱,对其学业多有点拨。因为家里贫穷,汪大凯  相似文献   
4.
正3年前,刘大印写过一篇《在泥土上生长的文学期刊——〈农民文学〉办刊点滴》;3年后,刘大印应约写了一篇类似的文章,题目改为了《在泥土上成长的文学期刊——〈农民文学〉办刊札记》。他说"生长"和"成长"虽然是同义词,但用到细处还是有区别的。《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生长,生物体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体积和重量逐渐增加;成长,向成熟的阶段发展……《农民文学》办刊4年了,一字之差,一言难尽,真有点应了古话"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相似文献   
5.
《老友》2014,(2)
正5位平均年龄达81岁的台湾老人,其中1人患有重听、1人得了癌症、3人有心脏病,每个人都有退化性关节炎。5位老人做了精心准备,骑摩托车环岛13天1139公里,从北到南、从昼到夜,只为追寻一个梦(见1044期《健康时报》)。5位台湾老人用自己的行动证明:80岁也可以追梦。  相似文献   
6.
【正】夫家偶遇,"粉丝"爱上偶像她对他的感情是从单纯的"追星"开始的。1933年,刚满15岁的她正上儒励女中,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他发表在《文学》杂志上的《虞姬》一文,顿时着迷了。一字不落地读完后,她牢牢记住了那个让古人喊出"爱情万岁"的名字———陈白尘。  相似文献   
7.
回音壁     
肖厚锟 《老友》2014,(5):68-68
正肖老:您好!您写的《〈老友〉圆了我的文学梦》一文道出了许多读者的心声。老同志在阅读《老友》的过程中,往往会被激发起写作的欲望,想把自己的经验、经历和思想与大家分享,于是从读者变成了作者。《老友》是广大老同志的文学园地和精神家园,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读者加入到作者的行列中,共同把《老友》办得更好。  相似文献   
8.
李志土 《老友》2014,(8):18-18
正那是1973年10月1日,我的一首《工人的诗》在车间黑板报上发表。我十分兴奋,从那时候起萌发了追求文学的梦想。我是一位来自浙江浦江县的农家子弟。1960年,只有初中文化的我被招工来到南昌的洪都机械厂,当了一名航空企业的工人。1980年9月18日,我的诗作《我希望——》发表在《江西日报·井冈山》副刊上,钢笔字变成了铅字,我心里感到无比兴奋和激动。以后的日子里,写作几乎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工作再忙再累,每天也忘不了写上几句或打几篇草稿。我喜欢写作还因为洪都大院里的多彩生活给了我  相似文献   
9.
童年时期的教育为我的文学梦埋下了顽强的种籽,农村底层生活经历的苦难不仅没有消磨我的文学梦,反而给我的创作提供了强大的情感动力和丰富的创作素材,我创作的题材、人物和风格特点源于我自身的底层生活经历,我的创作中更多地是表达对底层苦难的切肤之痛。  相似文献   
10.
重症降临,少女寄梦于文学 2004年12月19日上午,即在"20万叫卖书稿"事件发生后的第5天,卖书稿的少女在妈妈的陪同下,于西安市德福巷一家咖啡屋举行了一场记者见面会.她真诚地回答了媒体记者关于她"20万叫卖书稿"的种种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