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4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历代赋各有特点,各有擅场.宋赋各体(骚体赋、大赋、骈赋、文赋)兼备,而文赋则是最能体现宋人赋体新变之艺术成就的赋体.宋代文赋作家远绍古赋,力求创新,选材较前代更广泛,往往以文为赋,好为议论,语言散文化,由艰深华丽而变为平易流畅,追求理趣.本文对文赋在北宋阶段的产生、定型、发展过程作了概括性的梳理,并对各个文赋作家的文赋风格予以探析,也对文赋产生的原因及在赋史上的定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黄梅 《江汉论坛》2006,(9):108-111
本文在分析《文赋》的基础上,通过对《诗经》的以及后世文体发展的探讨,阐述了对“诗缘情”一说的理解,并试图对陆机相对于传统儒家文论的突破(而不是反叛)作出自己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文赋>是陆机探讨文学理论的专著.在<文赋>中,陆机第一次提出了为文"用心"的问题."用心"问题即文学创作心理问题.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谈"心"者不少,但直接阐述文学创作心理问题,并将其作为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对象,陆机是第一人.陆机的<文赋>具体阐述了应感问题、想象问题、语言问题和灵感问题等诸多文学创作心理问题.<文赋>直接而具体地探讨文学创作心理问题与我国古代哲学"以心为主"的理论探讨模式有着密切的理论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题材与内容上,越南汉文赋借鉴了中国赋原有的咏物、纪行、抒情等题材及歌颂、讽谏等特点,以及中国各种历史与文化知识。与之同时,越南赋也创出了自己有民族特色的表现方式,体现出历代越南士大夫的思维、思想、志向与感情。  相似文献   
5.
鉴于以往《文赋》文艺心理学思想的条块分割式研究的不足,本文试对其有关创作完整过程做一整体全面的心理学分析,以求更深刻地展示它的文艺心理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全面探讨陆机的文论见解。分七个部分:一、论文章的缘起;二、论文章的构一、论文章的写作;四、论文章写作构思中的灵感问题;五、论各种文体的特点;、六、论文章写作的毛病、;七、论文章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7.
历来对文赋的肇始是有争议的,无论是汉代的散体赋,还是唐始的新文赋,实际都可称为文体赋。但从句式、音韵、叙事方式、抒情色调之浓淡等方面看,二代所表现的赋风又是有所差异的。仅以司马相如《子虚》、《上林》、“四杰”中卢照邻《对蜀父老问》、骆宾王《钓矾应诘文》等篇来看,即可窥蠡两代盛世之不同世俗人情和作家个性之特点。  相似文献   
8.
许结 《文史哲》2005,(3):40-47
历代论文赋既是辞赋创作史上的一个突出现象,也是古代文学理论的重要内涵。考察论文赋的创生,与文体论的发展相关,而其中论赋赋的创作,则是围绕着科举考赋制度而出现的。从论文赋的创作理论来看,其主旨显彰于诗赋同源与文以载道;就其创作艺术本身而言,论文赋对文论的阐述与描写,又与赋体艺术特有的描绘性、空间结构与当代意识相关。而论文赋作者主要采用骈、律形式创作,也增添了阅读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9.
张晶 《天府新论》1999,(6):66-69
“体物”是一个很有理论价值却又被忽略的重要命题。它与“感物”之说有密切的联系,却又有着相当大的差别。二者之间构成了一种互补关系,展示了审美主客体之间的不同趋向。“感物”说着眼于客观外物对创作主体心灵的触引感发,引起创作冲动。而“体物”说则侧重于艺术传达过程。它更注重的是对客观外物形貌的描绘予摹写。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又逐渐加进了审美体验论的某些内涵。“体物”说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过程,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递嬗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即对“体物”说的内涵及其发展作初步的探索。一“体物”说最早见于陆…  相似文献   
10.
陆机的<文赋>不仅是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一篇名著,还包含了丰富的传播思想.陆机生活在玄学思想广泛传播的西晋时代,作为社会人,他受到了玄学思维方式的影响.他深入地探索了人内传播、文字传播、认知传播等多种传播形式;他强调传播内容的真实性,认为"物""意""文"应该是相称的,传播者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他对文体的认识、他提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