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论语数字     
"当前中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很多,这就需要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就中央再度提出,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这是重要的历史承诺,我们不会忘记,一定会执行。"——马英九表示,在今年9月国民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将建议把国共两党达成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继续列入国民党的政纲。  相似文献   
2.
梁勇 《现代交际》2008,(8):28-28
一次,朋友有幸到法兰克福游玩。他们来到一个咖啡店,顾客很多,但里面很安静,即使讲话,大家也用十分细小的声音。他们就找了一个靠近窗口的位置坐下。朋友朝门口看了一眼,一个不为人注意的细节深深吸引着朋友:虽然天气较冷,外面要进来的人很多,可是大家都按照顺序来,进来的一个人只要发现身后有人,推开门后一定要把门交给下一个人,才松开手。他们准备过马路时,发现对面的红灯亮了,朋友看左右无人就闯红灯。走到一半,看到马路对面一  相似文献   
3.
正当下社会,物质丰裕、仓廪厚实;然而,对待他人之礼节,常常被遗忘。违背基本公德之事,耳闻目睹甚多,人们似已司空见惯。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任凭小学生在斑马线上久立等候,车辆大多冷酷穿过,不减速,更不礼让行人;开车等红绿灯时,一旦绿灯亮起,必须立即启动,否则后车定鸣笛催促;十字路口四个方向的汽车"卡"在一起,互不相让,集体博弈,看谁能耗过谁,而后面排队的则一个劲儿鸣笛;一位接孩子的女士将一辆豪车干脆停在了学校正门口的行车道上,等孩子出校门,似天下道路为她独修;一旅客上飞机时,发现座位上方行李架已满,其拉杆箱无法放入,空姐微笑商量是否可放置于后几排的行  相似文献   
4.
不守规矩,难成方圆。我们国家有各种法律存在,可是触犯法律的人也不少,这样的人法律意识模糊,不懂法、也不会用法。只有学法、遵法,让法律存在心间,我们的人生才会安稳,我们的社会才能和谐。  相似文献   
5.
姚炎中  李丽 《21世纪》2013,(6):27-29
最近,报道一提起"中国式过马路"就会让记者想到最初的那条微博。微博图片上有好几位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变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电动车、卖水果的三轮车。由此而引起的"整治风暴"也随之在各地展开。曾有多年交警执法经验的北京市公安局冯庆凯警官在接受《21世纪》采访时表示,"中国式过马路"久治不愈,除了行人"法不责众"的心理,更多是因为一些行人对交通规则  相似文献   
6.
明年起,中山市将对斑马线上"车不让人"的交通违法行为开出罚单。昨日,中山警方按照有关交通法规,推出处罚标准。在三种情形下机动车须礼让行人,对于机动车行经斑马线不礼让行人的违法行为将处罚款200元,记3分。(12月18日《中山日报》)行人相对于机动车属于弱势交通参与者,在斑马线等交汇场合理应"车让人"。对此,我国《道路交通  相似文献   
7.
戴玉 《社区》2012,(17):63
最近,我和单位同事参团去美国旅游,回来后顾不上和家人说说美国的城乡风情,也不讲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奇景,我说的第一件事,是感叹美国斑马线上"让"字当头。斑马线上车让人斑马线上谁让谁?不是人让车,而是车让人。  相似文献   
8.
斑马线     
  相似文献   
9.
毋庸置疑,行人无视交通信号是明目张胆地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不管是批评教育还是适当的经济处罚都不为过。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远不是一句行人"有规不遵"便能解释。一些城市交通信号灯、斑马线等设置不合理,道路发展更多的是为缓解机动车迅速增加带来的交通拥堵而考虑,造成了"中国式马路"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民主方兴未艾的情况下,写这样一个题目,似乎不是很合时宜。引发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动机,是一条新闻。2009年7月9日晚,一位七旬老人站在兰州南滨河路金港城小区北门前斑马线上,手中拿着砖块,只要有车辆闯红灯经过,老人便会用砖块砸向违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