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1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04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含水期陆相复杂断块层状油藏剩余油分布复杂,油藏模拟难度大。马11复杂断块油藏在油藏精细描述基础上,利用动静态综合分析研究与密网格大规模数值模拟研究相结合,提高了剩余油研究精度和可信度;在此基础上,针对油藏剩余油分布特点并结合当前经济技术条件,部署实施了以调整井、调剖、堵水、油水井大修为主的剩余油挖潜方案,油藏含水上升率大幅度下降、采油速度上升、采收率提高了。  相似文献   
2.
以长期水驱实验为基础,建立了等效水驱砂岩储层孔喉结构变化的三维网络模拟模型,结合三维微粒运移机制和有限差分求解方法,得到了长期水驱砂岩油藏孔喉结构变化规律:(1) 冲刷后喉道半径呈增加趋势,喉道半径变化范围变大,极小喉道半径呈微弱减小趋势;(2) 孔隙网络模型中冲刷半径扩大的孔道分布形式与原始孔隙网络结构密切相关,并非所有的大孔道都串联起来贯穿岩芯孔隙网络的两个端面,但入口端和出口端部分大孔道相互连通,形成端面上的大孔道网络群。网络模拟注水结果结合采油井测试,可为注水剖面的调整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华北油田是我国最早发现古潜山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地方,也是产量骤起骤降幅度最大的一个油田,它的勘探过程中蕴含着太多丰富的经验值得总结.从任4井发现的细节入手进行回顾,对华北油田勘探经验中的古潜山、碳酸盐岩、震旦系灰岩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指出按有机成油论的学说很难将华北油田的历史经验深入总结下去,应按无机成油论的观点,对华北油田的历史经验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庆外围油田特低渗透油藏剩余油潜力大、井网加密效益差、水驱采收率低等问题,提出了特低渗透油藏 CO2驱技术。通过细管实验和天然岩芯 CO2 驱油实验,确定了 CO2 与高台子油田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评价了特低渗透砂岩油藏 CO2 驱油效果。实验结果表明,CO2 驱可以应用于高台子油田,并取得较好的驱油效果。当天然岩芯空气渗透率为0.58 mD 时,在水驱基础上,气驱可以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8% 以上,特低渗透油藏实施 CO2 驱油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加强油气开采企业资产管理,构建资产动态管理机制,是油气开采企业资产管理体制的创新,也是提高油气开采企业经济效益与核心竞争力的题中应有之意.基于油藏经营战略对资产管理的对策与建议,按油藏经营战略要求合理配置资产;加强油气开采企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提升油气开采企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进一步完善油气开采企业资产运营分析及激励约束机制等.  相似文献   
6.
油气藏开发涉及油气藏的三维空间分布和内部状态变化的复杂问题,信息系统是支持油藏管理的基本手段。传统油气藏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基于表格形式表现对象属性,无法反映描述对象的空间联系和系统的空间分布模式。地理信息系统( GIS) 能够有效描述二维空间问题,将GIS 技术引入油气藏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将极大地扩展管理信息系统的描述能力和表现形式,但是对于油气藏开发这类特殊的三维问题还缺少描述和分析能力。通过分析传统的油藏管理信息系统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油气藏开发管理GIS 系统的体系结构、目标设计和功能设计,讨论油气藏开发管理GIS 系统的技术路线、信息组织方式、表示方式以及开发模式,指出需要研究更完善的三维空间描述方法和表现手法,结合油藏描述技术及其成果,在地质建模的基础上开展空间分析,将会使油气田开发中的GIS 技术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7.
滨南油区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的西北部,包括郑家油田、王庄油田、利津油田、滨南油田、单家寺油田、尚店油田、平方王油田、平南油田、林樊家油田等九个油田,是一个典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区。经过近四十年的勘探开发,探井平均密度高达0.67口/km2,属较  相似文献   
8.
结合等效塑性应变准则定量地研究了井眼倾斜角和倾斜方位对裸眼完井砂岩油藏出砂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应力和地层条件下,井斜角在0~45°时,随着井斜角的增加,井壁内的塑性应变最大值和塑性区范围都不断增加,出砂的趋势增大;当井斜角在45°~90°时,随着井斜角的增加,井眼内最大塑性应变逐渐减小,出砂趋势减小。井斜角相同,但井眼倾斜方位不同的井,井壁内产生塑性变形的区域不同,塑性变形的程度也不同,从防砂的角度,井眼,尤其水平井眼应该沿原地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或尽可能靠近最小主应力方向。  相似文献   
9.
东濮凹陷断裂复杂,多断块、多套生储盖组合,叠后偏移成像效果不佳。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这一复杂断块区的应用可以改善成像效果。研究提出了一套以速度迭代为核心、地质信息为约束的求取偏移速度场的改进方法,提高了偏移速度的精度;通过对偏移孔径、最大偏移角度、射线路径、去假频4个关键参数处理的分析,得出适合东濮凹陷地震资料特点的经验参数,减少了以后处理过程中的试验工作量和参数试验的盲目性,有效地提高了处理效率。通过叠前时间偏移,提高了复杂断块地区成像精度,能够准确地落实断层位置和认识断块之间的关系,与井资料的吻合程度较高,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大港油田企业云计算中心的建设思路,分析了基础设施云、油藏应用云、桌面云技术在大港油田的应用现状及下步计划。通过建立油田企业云计算中心,能实现基础设施、数据资产、关键应用的集中管理,通过随时、随地的云端的接入,按需获取,为油区提供虚拟服务器服务、油藏研究应用提供与运维服务、企业办公桌面提供服务等;油田企业云计算中心的建立,能极大地促进信息化建设步伐,节约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同时能提升数据与系统的安全与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