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5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471篇
劳动科学   30篇
民族学   155篇
人才学   148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1163篇
理论方法论   422篇
综合类   2320篇
社会学   708篇
统计学   9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366篇
  2011年   525篇
  2010年   547篇
  2009年   749篇
  2008年   408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从抗战后期的谨慎友善到朝鲜战争时的全面对抗,中共对美国的政策仅仅在5年的时间里就发生了彻底转变。由于美国始终坚持以“扶蒋”为核心的对华政策,且不断扩大自己的在华特权,这就不可避免地与中共的核心利益与意识形态发生摩擦。在日本尚未投降之际,中共由于自身实力的相对有限、苏联对国民党地位的承认以及日本侵华军的存在,其政治目标相对有限,与美国的分歧并不严重。日本投降后,中共与美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最终走向对抗。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专业干部队伍基础十分薄弱,不仅数量少,总体质量也不高,成为国家发展建设中的巨大瓶颈。为此,中国共产党迅速采取措施,大力加强专业干部队伍建设,其重要举措之一是广泛开展干部的专业教育。这一时期干部专业教育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创办专业干部学校、紧紧依托高等院校、举办各种专业讲座和短期培训班等。由于党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和大力推动,干部专业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迅速提高了广大干部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满足国家发展建设的需要,并且对中共干部队伍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经历了"运动式融入""争鸣式融入"和"生态式融入"三个发展阶段,走过了一条改造适应、平等互鉴、自信自强的发展道路,彰显出"民主—法治—生态"的历史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5.
6.
7.
冷战后,中国以亚太地区和联合国为中心,开展了积极的多边首脑外交。其具有力度不断加大、内容逐渐多元、外在制度完备、内在缺乏约束等特点。经济全球化、集团化和全球性问题的日益突出,则是中国开展多边首脑外交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8.
失衡的2004年日本外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4年日本外交处于失衡状态 ,其具体表现有二 :第一 ,威胁观的变化较大 ,但在思想上有待走出重视美国有余、重视联合国和东亚地区不足的误区 ;第二 ,对美外交和对联合国外交的变化幅度较大且进展较快 ,但对东亚地区外交和对华外交的变化幅度则居中。至于对俄外交 ,其变化幅度和进展都不大。日本外交的失衡状态将在一定程度上延续到 2 0 0 5年。  相似文献   
9.
在共和国成立的最初 10年中 ,时代的光明和对未来的向往形成了最大的权威话语系统 ,而这也就促成了主观拥抱现实的诗人们抽象想象式的自我表现。胡风、田间、贺敬之、郭小川等的诗歌创作 ,从梦幻般的生活想象到生活的抽象化与激情相交融中的诗性阐释 ,体现出了这一时期浪漫主义诗歌审美内涵的构成与演变。他们的诗用时代权威话语所赋予的“现实规范”和浪漫主义艺术策略相融合 ,呈现出独特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三环外交是战后英国的外交政策,英国企图通过这一政策,成为世界上的第三种力量,继续保持其大国地位,谋求其全球利益.单纯从理论上讲,三环外交的确是一种极其高明的策略.但是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三环外交很快在现实中碰了壁,这在冷战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