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73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727篇
劳动科学   22篇
民族学   1036篇
人才学   121篇
人口学   54篇
丛书文集   2266篇
理论方法论   199篇
综合类   3476篇
社会学   482篇
统计学   85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293篇
  2014年   700篇
  2013年   650篇
  2012年   719篇
  2011年   763篇
  2010年   678篇
  2009年   585篇
  2008年   586篇
  2007年   422篇
  2006年   358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258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我国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也取得很多成就,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仍然不容乐观.因此必须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制定保护措施,并利用各种途径进行文化传承,才能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永久流传.  相似文献   
2.
"我总是讲述别人的故事,今天也说说自己吧。"北京市委宣传部机关工委专职副主席张传武打趣地对记者说。2014年1月,张传武赴新疆和田任援疆和田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和田地委宣传部副部长一职。挂职以来,张传武经常在当地寻访、挖掘一些典型人物,然后将他们的事迹总结撰写成宣传资料,提供给记者或作家、文艺工作者。在张传武看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宣传得好,故事讲得精彩,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很多人。  相似文献   
3.
以风险理论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行法律制度,根据风险产生根源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风险会表现为制度运转失灵风险、制度功能偏差风险和公平性缺失风险。化解制度风险,形成制度风险的维度,不可基于同一个标准,而是需要在大的框架之下论及制度风险的法律管控,需要有针对性地创构"建立私权,善用公权"的多元法律控制体系,并在体系内引入技术规制,创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权",推动民间习惯法与法律制度、公法与私法的互动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清乾隆年间在新疆局部设乡约以协助官方治理基层社会,清末新疆设省后建制划一,将伯克裁改为乡约以期沟通官民。吐鲁番厅汉回乡约以多重身份参与司法活动,查验案情、调纷止争、出保具结以促进社会安定,但乡约因权责利不相符而使其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缺乏稳定性及可靠性。清末吐鲁番厅乡约在司法活动中的多重角色及其参与词讼之裁断方式表明,新疆建省后努力在制度文教方面与中央王朝趋同,但限于自身社会文化环境与中原的差异性及清廷衰微之势,新疆制度革新之路实属艰难。实践表明新疆基层社会治理不能倚赖乡约而需大力推行文教以改善软环境,且边疆稳定仰赖中央的强盛。  相似文献   
5.
相较于文字,影像更具形象生动、直观具体的特点,和通俗易懂、便于传播的优势,本文以宁波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骨木镶嵌”为例,探索发挥影像记录的优势,推动地方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弘扬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6.
遗产有生命,其理于传承。无论汉语还是西文,遗产都有延续和传递的意思。西文之遗产(heritage)与继嗣(heritance)同根。汉语中"遗"有"遗留"的意思,而"产"与"生"同义,强调"生生不息"。今日之遗产事业,边界范畴骤然扩大,赋予遗产更加多元的生命现象和更为多种的生命样态,从山西介休后土庙的生成衍化可以看出遗产的形态、形式、符号、意味、价值、展示、阐释等多种"再生产"方式,大大超越了人们既往对遗产的认知。  相似文献   
7.
产生于"丝绸之路"腹地的新疆当代诗词,有着对开拓创业情怀的激情表达,对开放包容心态的形象再现,其深层彰显的正是丝路文化的意蕴。这种意蕴的浸染,增添了新疆当代诗词的厚重及其魅力,也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起到励志与滋养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文化遗产保护范围的扩大和理论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和理论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应运而生.适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黄永林、肖远平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教程》近期已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教程在努力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学科、深入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理论、大力推介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实践、积极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方法等方面形成特色,成为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之路的力作.  相似文献   
9.
"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段地理位置独特、历史积淀深厚、文化内涵丰富,是丝绸之路黄金段和甘肃文化产业核心区。河西走廊地区历来为多民族聚居区,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遗产。这些作为华夏文明重要载体之一的民族文化遗产,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面临消亡的危险。如何保护这些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发掘文物价值、提高国家的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我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1949年以来,新疆人口省际迁移大进大出,形成了三次净迁入和两次净迁出时期。省际迁入人口规模大,来源广泛,以男性青壮年为主,文化构成高于本地居民。移民不仅增加了新疆的民族成分,改变了新疆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而且促进了新疆的开发、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采用系统动力学(SD)方式建立新疆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与劳动供需模型,预测未来很长一段时期新疆人口省际迁移仍以净迁入为主,但移民规模不大,应该是素质型移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