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1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61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62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独特的地域环境和民族文化背景在甘肃原生态民间美术数千年的生存与发展中始终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这两大因素不同程度的蜕变使民间美术正面临着被逐渐同化甚至日益消亡的趋势.本文通过实证的方法,针对甘肃民间美术的地域生存环境和民族文化背景两方面因素,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本土立场来思考当前甘肃民间美术在多元文化走向一体化的过程中如何实现自我体认和本土化定位从而维护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是党中央应对党的历史方位变化的时代要求,是现阶段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的一条新思路,是新时期全面推进人才工作的一项新举措,也是我们振兴鞍山老工业基地的一条新途径。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仅拓宽了党建工作的领域,丰富了党建工作的内容,而且也扩大了组织工作的视野,明确了组织工作的着力点。如何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已成为组织部门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现就如何正确理解、准确把握和努力饯行“党管人才”的要求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右安门旧事     
右安门的"门" 像北京许多有名无实的地名一样,右安门没有"门"已经整整50年了. 古时的右安门不是根据"左西右东"的地图属性所命名,而是从内廷(紫禁城)的角度来测定的方位.  相似文献   
4.
作品是特定时代的作者生活、思想、情感的结晶。本文循此思路,对《山海经》文本中所特有的原始宗教、神话、语言、文字以及内含逻辑进行深度解剖,再现了该书作者融于作品中的生活轨迹、情感和思想,并以此为依托,辅之以翔实的史料,抽丝剥茧,由图腾而东夷,由东夷而伯益,由伯益而帝鸿……最终确定了《山海经》的作者。  相似文献   
5.
该文分析了遥控多轴航拍器在方位照相中相较于传统拍摄技术的优点,通过案例分析阐述了航拍技术在现场方位照相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纪德君 《求是学刊》2016,(6):121-128
《水浒传》在描写长江以北的时令气候、地理方位时出现了不少错误。这些错误的产生当与《水浒传》脱胎于民间说书有一定关系。受口头文学叙事惯例的影响,说《水浒传》的艺人习惯于采用程式化的韵文套语来描写气候风物,这样就难免会出现文不对题的现象。至于其地理描写的错误,则与《水浒传》"聚合式"的成书方式有关。《水浒传》的集撰者为了将各地流传的宋江故事聚合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有意选择了以山东梁山的水浒故事为核心来吸聚其他地区流行的好汉故事的做法,这样就难免要做一些地理方位上的腾挪或改变,而不管其是否符合实际的地理状况。因此,对于这样一部基于口头传统、累积聚合而成的英雄传奇,似乎不宜以考证的眼光审视其气候与地理描写存在的错误,也不宜以此作为实证的材料来证明其作者是一个不懂江北气候、地理状况的南方人。  相似文献   
7.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重庆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特别策划推出“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方位与时代价值”主题笔谈。该板块站在时代的高度,精心设计,布局合理。可谓高屋建瓴,点面结合,切中肯綮。  相似文献   
8.
王昱 《青海民族研究》2007,18(2):124-127
该文对西汉元鼎年间所设的西平亭的性质、设立时间、位置及其与东汉建安年间所设的西平郡的位置和相关方位做了简要考证,针对不同意见,提出了西平亭与西平郡在方位上有凭依关系,位置在西宁明清城恒之内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9.
超南语中方位介词和趋向动词的用法并不由动词决定,而是与动作出发点及说话者的视线基点有关,通过越南民族对空间的认知可以揭示超语中方位介词和趋向动词的逻辑意义及隐喻现象,揭示这两类词在越语中的用法及认知特征.  相似文献   
10.
英汉“上/下”方位隐喻的认知文化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抽象概念的认知需借助于方位隐喻.由"上/下(up / down)"域产生的隐喻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方位隐喻,它以"上/下(up / down)"的空间意义为核心拓展出一系列丰富的隐喻意义.本文对英汉方位隐喻中的"上/下"源域进行初步探讨,分析其认知基础,并深入剖析英汉语中"上/下"方位隐喻差异及其认知、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