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从文化分析出发及文化认同的角度,探讨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中主人公曹七巧从受虐到施虐的心理转变机制;探寻“多年媳妇熬成婆”而成了婆婆的老媳妇却又虐待新媳妇这一中国社会文化现象的历史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2.
2月27日,躲猫猫事件终于有了第二个版本的调查结果,证实除了当地公安和检察院以外,所有人的怀疑和猜测都是对的,李荞明之死系牢头狱霸施虐和体罚所致。(见2月28日《新京报》)。但笔者有权利怀疑,这不是真相的全部。除了该期《新京报》上公众、家属、学  相似文献   
3.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在其作品中多次展现了人性在受虐心理驱使下的反常行为,并忠实地将人的灵魂描摹出来。在他的作品中,施虐心理与受虐心理存在着相伴相随的共生关系。剖析其中体现出的受虐心理,可以看出俄国人对备受摧残的生命的绝望反抗,宗教意识的根深蒂固导致赎罪与受罚成为令作者困扰的主题,以及作为人类与生俱来的趋死倾向,这些都是蕴藏在受虐表象下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信仰是人的本质需要,社会经济因素是使信仰产生异化的根本原因,我们不能忽视信仰异化的内在心理机制.从集体无意识、末日情结、施虐倾向与受虐倾向等精神现象入手,剖析信仰异化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裸者与死者》对美国极权主义的揭露与批判是批评界研究的焦点。新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极权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拥有同样的心理基础"权威主义性格",其运行的心理机制取决于施虐-受虐冲动,为剖析小说中复杂、矛盾的集体性格特征,揭示美国军队"机器人"的产生缘由提供了理论依据。以《裸者与死者》为例对极权主义的心理解析有助于挖掘现代战争与杀戮的深层根源,对当下有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他是施虐者,她是受虐者,性虐让他们在性爱里都得到了酣畅淋漓的满足。可是随着性虐程度的加剧,他们感到了恐惧,却怎么也无法停下来。一个下午,周成和妻子静雅相携走进咨询室。两人从进门到落座,动作和表情都十分默契,像一对恩爱夫妻,看不出有任何问题。只是落座后,静雅举起手臂时,才隐隐露出新旧交叠的伤痕。  相似文献   
7.
刘立善 《日本研究》2013,(3):112-117
耽美派作家反对风靡文坛平板无味的自然主义,极力逃离现实人生的泥淖,从氛围、心绪和情趣中寻觅避风港,赞美风韵女人肉体生命的律动,将颓废享乐作为精神逃亡的宿营地,借助官能快感打开精神桎梏,宣称恋爱和官能欢乐是人生目的。以绚丽的幻想美、官能美反驳文坛灰暗、矣技巧、平板的自然主义文学。《痴人的爱》宣告谷崎前期文学活动基本结束,由此转变文风,他告别“恶魔主义”。前期的谷崎是反传统的现代主义者和描写现代社会风俗的高手,后期的谷崎文风慎重,题材转向古典美,进入古典主义时代。谷崎忠于个性化审美观,不迎合时局,不盲目跟风,不把文学绑在国策战车上,是他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8.
在对小说《恐惧》文本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主人公反英雄教师琼斯与学生之间的受虐与施虐的关系,指出霍克斯在最后的创作阶段中,建构后现代主义小说人物受虐和施虐的文本范式,也反映了霍克斯向现实主义创作的转向,从而达到文本的终极关怀,展示了后现代美国社会生活中人的尴尬的、令人恐惧的生存状态,同时也达到了文本世界中的受虐与施虐和现实生活中的受虐与施虐的对话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丑恶的环境扭曲了人性,是春梅施虐性格形成的基础,使其美好的天赋和正当的追求朝着畸形的方向发展.春梅嫁给周守备后由情爱的失落,进而发展为对人生的幻灭,剩下的只是对情欲的病态追求与对弱者的疯狂施虐.她对吴月娘以礼相待主要是出于一种炫耀心理,即以自身的优越来从心理上折磨对手,使对手深感内疚或自愧弗如,说到底是一种精神施虐.  相似文献   
10.
享虐现象历来被当作非正常的现象,这使得我们对之采取主观、简单、粗暴的态度,这阻碍了对享虐问题客观、深入、细致的研究.有着享虐内容的文学作品,也遭受了被"妖魔化"的命运,被斥为变态、色情.而实际上,享虐现象是有着心理、生理、美学、宗教、政治等各方面原因的.本论文试图从心理学角度,对文学中的享虐文本进行分析.经过分析,将发现事虐现象并非妖魔鬼怪,它们完全可以被理解,甚至在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中,往往蕴藏着享虐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