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6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凌建华 《领导文萃》2006,(7):163-165
有一种反抗,并非因为受到压迫,有一种反抗者,恰恰享受过“幸福生活”的眷顾;曾经是既得利益的“宠儿”,最后成了与它势不两立的“逆子”:恩格斯、林肯、赫尔岑、托尔斯泰、谭嗣同、鲁迅……这些旧秩序和既得利益的反叛者,首先是这样一种巨人:在人类贪婪龌龊的历史中,他们承继了最后的、最真切的良知。他们是“叛逆”的神之英雄普罗米修斯盗给人类的火种,薪火相传,在时代的阴霾深处投下缕缕光明,使人们不至于在黑暗中迷失太久,使后来者有了前行的道路。历史进步的动力一半来自于被压迫的阵营,一半来自于这些“叛逆者”。我不能不提到谭嗣同—…  相似文献   
2.
任何体制下,都会形成既定的利益格局,都存在既得利益阶层。无论是改革还是革命,都会涉及到对既定利益格局的调整,但二者在调整利益关系的方法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所谓革命,就是通过暴力和强制手段将财富或权力从一部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说,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业诚信,事无不成。有的人为了既得利益,出卖诚实信用。他们却不知自己失去的不仅仅是利,更多的是失去了“人”。因此,只有那些守住自己做人的原则和底线的人,才是最大的赢家。安徽蚌埠市金森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乔玉龙就是一个靠诚信起家,以“懂事”为怀的人。他的事业越做越大,生意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4.
杨雪冬 《决策》2013,(12):18-18
在下一步的改革中,不仅要善于进行“增量改革”,创制出新的制度,更要勇于进行“存量消化”。清理和废止旧的制度。清理和废止旧制度,才更是与既得利益诀别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邢少文 《领导文萃》2013,(15):31-32
经济学家似乎对"赎买论"比较钟情,在讨论改革路径和手段的过程中,总有人不断地提出。在"改革共识破裂",需要"重新凝聚"的当下,又再次有人提出要对特权腐败和国企改革进行赎买和赦免。所谓赎买,是指为了获取既得利益者对进一步改革的支持,减少他们对新体制转变的阻碍,对他们既已形成的特权进行经济上的补偿,让他们放弃进一步行使其特权的"权力",退出历史的舞台。赎买政策上世纪50年代曾被用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钟军 《决策》2005,(8):1-1
近日,合肥市正在下大力气拆除违章建筑,从媒体的报道和实际效果来看,进展异乎寻常的顺利。众所周知,拆除违章建筑是很多城市的老大难问题,牵扯了太多的既得利益,但合肥何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成就?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走访了相关部门,得到的答案是:以往针对违章建筑物的管理权是在市一级的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7.
笑蜀 《领导文萃》2008,(11):32-33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思想解放更大的阻力,显然来自既得利益。无可否认,过去三十年的改革进程,是一个利益结构越来越不均衡的过程。强势群体拿走了过多的利益;有一些是合理回报,  相似文献   
8.
政策和制度设计得再合理,如果贯彻不力,仍然得不到应有的效果.任何改革,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人必将反对,部门预算改革亦不例外.因此,分析部门预算改革中的阻力,并采取相应措施,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关键.公共部门在部门预算改革中扮演的双重角色(既是改革主体又是改革客体),以及这种双重角色的矛盾(让各部门自己发挥充分的能动性去剥夺自己的利益)再加上既得利益的存在所导致的部门预算改革的内部阻力(利益可能受损者会想方设法阻挠改革),并提出了用和谐方式解决部门预算改革中存在的既得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9.
崔鹏 《决策探索》2010,(21):11-11
这些天,"民富"成了热词。十七届五中全会传递出明确信号,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未来5年的重中之重,这意味着要让民众能够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强民富。  相似文献   
10.
观点速读     
《决策探索》2014,(21):6-7
1蔡昉:建立成本分担和收益共享机制冲破既得利益藩篱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蔡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的经济减速主要是由于潜在增长率下降,不宜从需求方进行刺激,追求超越潜在增长率的经济增速。但是,通过深化改革可以提升潜在增长率,这是应对"未富先老"、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