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3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112篇
社会学   19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潮"文学现象对中国20世纪文学的发展极具观照意义,而就其"生成"原因看,则显然是这个地域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所致,对此作深入探讨,必将有助于文学历史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2.
论新诗(1917~1949)历史发展的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着眼于新诗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定性 ,并结合社会历史发展对文学发生的影响 ,通过对新诗流派嬗变轨迹的综合把握 ,考察了诗人群体的兴衰、诗歌体式的更迭、创作方法的演变等新诗特质 ,确立了新诗发展过程中几个重要的分水岭 ,从而把新诗 (1917~ 194 9)的历史划分为四个发展时期 ,并分别就每一个时期的主体诗潮特征予以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作为发表学术文章的载体,学报的栏目设计十分重要。确立和保持有特色的栏目,根据社会和学术的发展适当地增减栏目,是吸引作者和读者的重要手段。学报在选择稿件时,既要遵循稿件要求的一般原则,也要保持自己的特点。学报的发展,与主编的办刊思维和措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东莞许多中小企业都由于战略定位不当、融资贷款困难、人民币升值、用人成本的提高等问题纷纷倒闭。本文试图分析出中小企业倒闭潮的形成原因,探寻解决东莞中小企业倒闭潮的。  相似文献   
5.
时下大学开设潮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褒贬不一,备受争议。本文主要是针对国内外大学纷纷开设潮课这一现象,从潮课产生的社会背景,潮课的定义、内容、特征、实用性等角度来分析潮课受到大学生热捧的原因,以及结合我国的教育特点谈谈我国大学开设潮课应该注意问题,以期为大学开设潮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近代潮商的发展与其所嵌入的制度环境密切相关,采用制度理论视角,从组织场域层面分析了制度与潮商的共同演化,认为150年前汕头开埠为潮商提供了有利的规制性制度。不过,在近代,政府当局并不能为商业活动提供一个较完善的规制性制度环境。经济特区的设立同样给汕头带来了有利的规制性制度,但规制性制度优势在逐步丧失。同时,在转型经济中我们未能建立有利的规范性制度支柱和文化-认知性制度支柱,不利的制度环境制约着现代潮商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浙江潮"引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体现在多种思潮领域,引领浪漫主义思潮即是其一.这取决于浙江新文学作家对文学新潮的敏锐感知与把握,也根因于特定地域文化风尚对浪漫主义的精神呼应.其引领浪漫文学思潮,在中国新文学各个时期都有显著表征.  相似文献   
8.
《潮骚》是三岛由纪夫描写唯美爱情故事的代表作。通过从叙事学角度对作品空间构造的分析可以看到,神社、灯塔分别以新治和初江为表象,具有对内与外的象征意义,同时体现出歌岛这个封闭空间的相对性。立体空间结构及若干对立关系的塑造和叙事视角的多角度转换使故事情节生动充实,既体现了作者对甜蜜爱情的赞美,也展示了故事深层所蕴含的主人公自我意识的觉醒,表现了三岛对理想之乡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相似文献   
9.
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对人际意义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它涉及说话者的态度、情感、价值以及听者对其的解读。运用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对近两年各大高校新潮迎新标语进行话语分析,讨论这一现象出现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揭示新潮迎新标语背后隐含的各种深层含意。  相似文献   
10.
徐成淼的<爱海情潮>是一部散文诗体内心独白长篇爱情小说.作者以其对爱无限幽深丰富的心理体脸,以饱蘸情感的艺术笔墨对真爱的内涵进行了一番诗意的阐释.在物欲横流和精神匮乏的时代症候中,作者对真爱的重新思索,对精神之爱的执著追求,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小说在诗性叙事方面也作了一次较为可贵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