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9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普陀洛迦新志》是建国之前普陀山历代山志之中部头最大的一部。此书信史结合,持论公允,体例得当,考证精审,既有保存史料之功,又有辨析提炼之能,传统与时代贴合密切,在历代普陀山山志的编纂上可以称为范例。  相似文献   
2.
谈宜斌 《老友》2010,(5):12-12
在福建省厦门市五老山下,有一座始建于唐代的南普陀寺。这里不仅是闻名遐迩的佛教圣地,而且也是旅游观光和素食佳肴的天堂。  相似文献   
3.
自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之处于市中心边缘区的特殊地理位置,上海市普陀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流动人口,他们逐渐成为全区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2009年末,普陀区外来常住人口为22.70万人。这些新普陀人虽然生活、工作在普陀区,却鲜有机会了解自己脚下的这一片土地。  相似文献   
4.
黄磊 《成才与就业》2012,(17):17-21
多年来,上海的终身教育工作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全市目前有8个区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还有相当一部分实验区正在积极申报示范区的过程中。对上海而言,眼下正迎来社区教育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点,认真总结、提炼将有助于上海社区教育在未来取得更大的突破。正如上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处长庄俭所言,示范区不应该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而应成为一个示范和展示的窗口,提炼理论经验、展示发展成果,为持续推进社区教育创新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评上示范区之后究竟应该做些什么?示范区究竟示范什么?示范区有哪些可复制并向全国推广的经验和做法?为了对这一系列问题做出解答,本刊自本期起,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聚焦本市的8个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挖掘并提炼它们成功背后的经验,以期为其他地区的社区教育的长足发展提供一些有意义、可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有一首歌,叫《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对于上海市普陀区启星学校副校长郭海瑛而言,她是把爱都奉献给了自己的聋哑学生。如果说当初的选择或许是一时冲动的话,那么这些年来,支撑郭海瑛倾心工作的动力就只能用一个字来表示——爱。  相似文献   
6.
台风"海葵"那仿佛要把小楼拔地而起的怒吼这下终于歇息了,窗外波涛汹涌的海浪也渐渐放慢了步伐。他拄起拐杖要下楼了。她放下手里的针线活说:"法庭里今天不是有人吗?要不就不要去了?""还是去看看吧。"他头也不回地答了一句。她到窗口看着他。他先坐上三轮车的座椅,把拐杖放到车厢后,弯腰用手把右腿抬过车杠。路上有积水,她看见他骑起来比往常稍显用力。他走远了,她又回去做针线活,  相似文献   
7.
普陀社区地处贵州省贵阳市中心繁华地段,由于辖区内多为老式小区,大多没有物业管理公司,小区内的治安、卫生、绿化、停车等问题往往让居民比较头疼。为解决这些问题,从2008年起,社区开始推行居民自主管理,普陀社区居委会下辖10个院落中,有7个院落  相似文献   
8.
民族英雄张煌言蒙难南田事迹,史志早有记载.1989年《宁波大学学报》(社科版)发表桂心仪、周冠明《张煌言蒙难事迹考》,称张氏蒙难不在南田,而在普陀之元山.笔者据多种史志、舆图再作考证,认为张煌言蒙难于南田.  相似文献   
9.
最近,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普陀工作站对该区全体青少年社工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专项业务培训。业务培训分为时势分析、业务梳理、赴川社工交流及四讲一坚持动员等专业学  相似文献   
10.
普陀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历来认为其佛教宗派在清初经历了改律为禅的变化。实际上史料中存在着大量与此矛盾的表述,今日这种习以为常的认知,是清初禅宗法脉入山后宗派意识凸显下的一种建构,此前该山并不属律宗。由于不属法统的原剃度派僧人仍在两寺之中,编修《普陀山志》的儒家士人需要考虑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于是援引《宋史》中《道学》《儒林》两传分立的体例,将其谱系记载分为《法统》《释系》两部分,并确定了《法统》居于《释系》之上的基调。一般认为,儒家道统之说源自禅宗传灯观念,山志的处理办法反映的则是儒家对普陀山佛教的资源回馈。时过境迁,纂修山志的儒家士人对此已不甚明了。对清初普陀山易律为禅与宗派书写过程加以考察,有利于反思佛教史上已有的种种表述、话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