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化网络的发展增加了人们在互联网上的好友资源,好友推介激励机制也具有了更多的推介对象.基于依附理论,将网络消费者进行分类,运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好友推介激励机制情景下依附模式对推介双方行为模式,以及奖金分配方式公平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依附回避,负向影响邀请者的出价和被邀请者的采纳;依附焦虑,正向影响邀请者的出价和被邀请者的采纳.为了达成成功的好友推介,商家应该依据消费者的依附模式设计好友推介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我哥我嫂     
嫂子走的太突然,赶到家时她已入殓。虽称嫂子,但她年长我近20岁,真可谓"长嫂似母"。巷里帮忙的人都说嫂子前世修得好,活了70多岁没病没灾没连累任何人就走了。全家人都很悲痛,唯独我哥坐在椅子上紧蹙着眉,不知在想  相似文献   
3.
请为我活着     
很多时候,我们活着,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亲人,为朋友,为需要你的人。最后通牒的时刻医生下了最后通牒,说他最多还能活一年。听到这个消息时,尽管我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但仍然觉得天昏地暗。半晌,我像一个突然清醒过来的人,起  相似文献   
4.
从博弈论的角度论述了20世纪60年代发生于美国的以黑人利益集团为主体的争取自身利益的活动,以及美国政府所作出的回应。最终得出黑人利益集团在60年代末走向没落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最终的愿望是想要融入美国社会,而由于自身的经济条件不发达,以至于在博弈中处于被动地位,并最终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量表Ⅳ(Mach-Ⅳ)对315名大学生的马基雅维里主义水平进行调查,从其中筛选出马基雅维里主义高分组与马基雅维里主义低分组共31人参加最后通牒博弈实验。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马基雅维里主义水平对其在博弈中的表现存在影响;(2)马氏高分组的博弈得分显著高于低分组得分(Z=-2.655,p<0.05);(3)被试充当分配者时,马氏高分组的出价水平显著低于马氏低分组的出价水平;被试充当应答者时,马氏高分组接受的人数与马氏低分组接受的人数不存在显著差异;(4)马氏高分组较多使用权宜策略和自身利益最大化策略而马氏低分组较多使用公平策略、道德文化策略、同情利他策略、互惠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主要国家关系中,除美苏关系之外,没有其他任何两国像中美那样之间曾发生过如此多、如此严重的冲突与危机.中关两国的学者一致认为,一系列认知性、结构性和程序性的关键变量对于国家在冲突及冲突管理中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其主要包括:精英的认识与信念、国内政治与公众舆论、决策机制与程序、信息和情报接受与处理、国际环境及个人性格等特殊因素.进行中关间冲突管理应该遵守以下基本原则:保持直接沟通渠道的畅通,发出具体、清晰的信号;确定有限目标以及达成这些目标的有限手段,为对方保留面子和退路;保持选择的灵活性,缓慢升级,做出对称性的反应;基于利益原则而非道义原则;进行自我约束,不要对对方所有挑衅性行动都做出反应;避免采取高压手段和最后通牒,为对手保留退路;将大的、难以解决的争议分解为较小的、可以管理的问题;预先考虑到己方行动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7.
李娟  魏菲  徐红利 《管理科学》2021,24(12):92-103
为探究愤怒情绪影响企业间竞合关系的机制,基于两次最后通牒博弈构造竞争型成员间分配决策情景,采用组间实验设计,得出决策者伪装愤怒情绪可促进竞争型成员间合作.内在机理是,相较于在真实情绪组,在伪装情绪组中,情绪应答者给情绪表达者提供的分配额无差别,而情绪表达者向情绪应答者表达了较高愤怒情绪水平,即伪装其愤怒情绪水平,并给情绪应答者提供的分配额较低,而受伪装愤怒情绪影响的情绪应答者接受情绪表达者给出分配方案的可能性较高.从愤怒情绪影响成员间分配决策的视角,得出决策者伪装愤怒情绪水平可促进分配交易达成.这为愤怒情绪影响竞争型企业间协调合同设计提供了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已有相关实验研究,总结了进行最后通牒游戏时公平性这一情感因素影响游戏中接受者决策的三个可能途径:不同价值观、易得性启发式及社会进化论。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博弈论的视角,把商务谈判中的最后通牒策略视为谈判方行为存在先后次序的动态博弈,构建一个三阶段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和一个两阶段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运用逆推归纳法对这两个博弈模型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最后通牒策略的本质是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冲突的必然结果。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最后通牒策略的使用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最后通牒博弈是完美信息两阶段动态非零和博弈。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该博弈被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实验结果和理论解有很大差异,对差异的研究引发了人们对理性假定及博弈论本身的深层思考。通过设计并进行一个最后通牒博弈实验,可以研究最后通牒博弈实验参与者双方进行选择及均衡情况,并研究影响他们进行决策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