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和平崛起”战略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对外战略,它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三个依据:苏联解体的深刻教训给我们重要启示,中国周边环境的严峻形势要求我们韬光养晦,我国实行维持现状政策很容易被他国误解。然而仅仅韬光养晦还是不够的,中国必须要有所作为。为了实现和平崛起的目标,必须努力发展经济,在经济上有所作为;全方位有重点地与各国发展关系,在外交上有所作为;努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争取在文化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2.
曾军 《决策导刊》2000,(12):37-38
重庆市开县区位条件差、交通欠帐多、负债重、筹资难,总体仍然落后,要实现交通建设跳跃式、超常规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有所作为,必须遵循四条原则:  相似文献   
3.
《决策导刊》2000,(11):7-8
地方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只有紧紧围绕实施西部人升发战略,通过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才能在西部大开发中有所作为,保障和促进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一根据我们的体会,在地方立法工作中,需要重视和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是新时期中国外交"有所作为"、积极发挥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主要场所。联合国作为全球核心制度的社会影响力、中国对自身地位的关注以及中国规范与原则和联合国某些规范与原则之间的互补性可以解释中国行为的这一变化。中国作为安理会"五常"之一,安理会的制度设计有助于中国实施对某些行为的限制和许可能力,以及对特定行为赋予合法性或削弱合法性的能力;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能够有效运用联合国大会体系表达其广泛的政治和道义诉求;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积极参与,对中国人民解放军非战斗力量走出去及其能力建设也很有助益。中国积极介入当地的斡旋外交,在收益上存在不确定性。总的来说,中国更多参与联合国的部分核心活动所承担的国内与国际成本相对较低而潜在收益巨大,同时,联合国也是中国可以有效依托的表达其世界观与全球秩序观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论“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曾提出了"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的中国外交战略思想.本文对"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之间的辨证关系作了分析,指出进入21世纪,中国外交仍然要贯彻邓小平这一外交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6.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方针具有深刻哲学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意在保存自己、不露锋芒、抓住机遇、徐图发展。以此战略方针为指导,中国决策者提出在国内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在国际上冷静判断形势发展和利用机遇,强调在韬光养晦的基础上有所作为。由此,中国外交战略由内向性转为外向性,积极融入国际社会,成为国际社会的全面参与者。秉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方针,中国度过了冷战结束前后的艰难岁月。中国经受住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所引发的强大冲击波,稳住了阵脚,顶住了挑战,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制裁和施压,同时避免了意识形态争论以及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对抗,使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进行。与此同时,中国把握了机遇,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实现突破性发展,同东欧国家和新独立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建立新型友好合作关系,大力加强和发展中国家的联系与合作,积极推动多边合作,中国外交迅速重新打开了局面。  相似文献   
7.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为应对西方的和平演变、维护国家安全、并谋求自身发展的外交战略;随着安全概念的多元化,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和我国安全形势的复杂化,中国仍然需要奉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现阶段我国安全领域面临三个层次的安全威胁,即美国对我国的现实威胁以及由此带来的安全困境;周边国家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直接威胁我国安全发展;非传统安全的复杂多变,造成我国安全环境的恶化。因此,中国仍然要采取"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积极应对,解除我国的安全困境。  相似文献   
8.
《奇葩说》的一期现场讨论内含了中西方关于"生死担当"的分歧,其中所强调的"有所不为"是中西方共有的价值理念。西方传统文化基于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其"生死担当"精神主体以神为主,以人为辅,是由人向神的内在超越,止于"不作为"的境界。先秦儒家的"生死担当"则是"天人合一"思维方式下,以人为唯一主体的内在超越,既须"有所不为"也要"有所作为",内含了担当之勇、之智、之乐,其现代转化既要有世界眼光,也要有中国情怀。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冷战后亚太地区形成了美中日新三角关系,中国要想使这一关系朝着有利于自身和世界全局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在战略建构的基础上制定出一整套具体的策略措施。其中包括策略定位:韬光养晦形象中的有所作为取向;操作运行:原则坚定前提下的策略灵活宗旨及与二者相匹配的一些具体行动步骤。  相似文献   
10.
任能君 《决策导刊》2000,(11):28-29
如何抓住机遇,尽快迈入发展的“快车道”,这是西部地区各级领导干部思考的重要课题。开县作为重庆市的一个人口大县、移民大县,要想在西部开发中有所作为,必须以抢先的姿态,举全县之力铺就起飞跑道,构筑腾飞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