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56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303篇
社会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物量词”在各种语言中的产生、发展规律不尽一致。因此 ,透过“名物量词”探查两种语言的源流 ,不失为一条可行的途径。从苗汉两种语言量词的统计材料中 ,可以看到两种语言量词的兴起和发展过程。湘西苗语的量词与同时代汉语的量词相比 ,在数量上没有汉语的多 ,在范围上没有汉语的宽。各个历史时期 ,湘西苗语都从汉语借用一批词语 ,相应的汉语量词就跟着进入苗语了。从量词的起源和发展来看 ,苗语深受汉语的影响 ,但是很难说苗汉两种语言出于同一母语。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关联理论交际观,以汉语散文名篇中特有的形式量词短语及其英译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汉语特有的形式量词短语,并根据关联理论交际观,从翻译是传递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双重目的的认知交际活动的角度来解析散文中形式量词短语及其英译技巧。试图证明关联理论交际观能够指导译者过滤汉语中有文化特异性的语言形式,从而顺利传达出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3.
汉英量词的比较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语中并没有“量词”这一概念 ,但在应用中却存在着实际上的“量词” ,并且其分类与表达方法和汉语中的量词极其类似。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数量和形式众多的汉语量词在英译过程中 ,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年玉萍 《职业时空》2008,4(4):124-125
一般的教科书和语法学书中,对量词主要讲它的分类、语法特点。但从整体而言,量词丰富是现代汉语语法中的一大特点。在实际运用中,量词用得非常普遍,也很生动,因而现代研究探讨量词的特点、功能、作用的文章不少。有的谈量词的分类;有的谈量词的语法功能;有的具体到物量词中的个体量词或借用量词;有的谈动量词;有的谈量词的修辞效果等等。而本文主要想立足于整个量词,尝试运用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从大三角(普通话、方言和古代汉语)的角度来探究量词。  相似文献   
5.
中韩名量词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 要:随着语法研究的深入和汉语信息处理的不断发展,名量词搭配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以中韩名量词为例进行对比研究,对其来源和搭配,通过统计分析和对比的方式,从中可以找出现代汉语量词和韩语单位名词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6.
在一定条件下 ,由数词、量词、中心语构成的量词形式中 ,中心词不一定会出现 ,分析和认识 ,特别是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探讨其原因 ,对于学好和准确使用语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宾语数量名结构中“一”字的省略必然引起人的认知心理上的变化。本文试从认知语言的角度,由距离像似动因及范畴化原型理论来分析宾语数量名结构中“一”字省略后引起的句法、语法、语用等变化问题。由此得出了“一”字省略后,整个结构数量意义减弱,语法性质不活泼,搭配受到了限制,缺乏独立性,语体风格发生了变化等结论。  相似文献   
8.
中日两国语言中的量词由于文化和历史的渊源关系,在使用上存在着有异有同的现象.1.两国的量词汉字、意义及使用范围都是相同的;2.汉字一样,但在使用范围上部分相同、部分不同 ;3使用范围完全不同;4.汉语中和日语中各自独有的量词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了汉语和维吾尔语个体量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主要从量词的定名、分类、语义、语用、语法与认知几方面对汉维语个体量词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察,勾勒了这一研究逐步深化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0.
汉语中,数词和名词之间需要一个特殊的补充成分---量词,数词、量词和名词组成了Num+CL+N的结构。量词作为一个特殊的功能性成分在学界受到了普遍关注,对量词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为探索汉藏语系的特点提供依据,也有助于深入探讨量词语言使用者认知其范畴化过程。本文一方面从量词短语结构的变化和语义的演变来论述汉语中量词的语法化现象;另一方面,从认知的角度考察了汉语中量词与名词的选择性共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