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瑞丰  沈晓平 《学术探索》2012,(11):182-185
本文阐明"专接本"教育的双重属性,表明"专接本"教育的定位内涵,提出"专接本"教育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也有别于专科职业教育,却是职业教育的接续和深化。强调变革现行"专接本"教育的培养方案、师资队伍、教学评价系统、教学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张跃 《南方论刊》2003,(12):57-58
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认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广东省教育科学所编的生本教育实验课本,就是以生为本,有教无类地培养大批有创新能力的高才生为宗旨.  相似文献   
3.
藏传佛教和道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传佛教和道教二者的历史渊源很深。中印文献都有道教于公元三四世纪传入印度的记载或神话。佛教传入汉地后 ,和道教相互交融。来华印度僧人们回国后 ,传授融会了道教各种内容的密术。这种密术为印度纯密所摄取。公元 8世纪印度密教传入吐蕃 ,道教内容随之而入 ,并逐渐融入藏传佛教。笃本、洽本与羌族的原始宗教密不可分 ,与道教之间先天地存在着大量相似之处 ,因此吐蕃上下对融有道教内容的印度密教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藏传佛教的政教合一制度与活佛转世制度 ,只在道教中发现最相似的先例和神学解释。  相似文献   
4.
传统媒体的资本震荡 22岁从父亲手中接过澳洲小报<阿德莱德报>的时候,默多克几乎没有任何独立掌管一家媒体的经验.但年轻人的热情与好奇、活力与自信很快驱动着他从彷徨之中走了出来,并在当时的英美与澳洲大陆刮起了纸媒领域内阵阵跨国并购旋风.在创建了澳大利亚第一份全国性报纸<澳大利亚人报>并站稳脚跟后,默多克的眼光飘到了澳洲以外的远方.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他通过高超的资本运作,先后将英国的<世界新闻>周报、<太阳报>、<泰晤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和美国的<纽约邮报>等悉数收入麾下,同时开始了在美国电视、电影、报刊、出版等领域的摇旗挥师,攻城掠地.  相似文献   
5.
西藏西部前吐蕃时代的葬俗极具特点,包括了涂丹"尚红"、"覆面"、"结发"、动物殉葬、分区而葬等特点,主要体现在重视墓室营建、盛行墓葬祭祀(尤为流行动物献祭)、擅长对遗体的处理三个方面。这些特点与敦煌文献关于吐蕃本教丧葬习俗的记载相似,说明后世文献关于吐蕃时期本教丧葬习俗受到来自西部象雄等地影响的记载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6.
7.
阿华 《青海民族研究》2002,13(3):119-121
藏文手写体本教《大藏经》是藏族本教文献的集大成。它是藏传佛教和印刷技术传入藏区之前研究藏族的第一手重要藏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象雄,意为崇拜神鸟琼的地方,简称琼域。这个定义与通常所说"象雄是指宽广的地方"有所不同,也使笔者对象雄文化的探讨与诸多学者视角有异。象雄是本教发源和流传的地方。象雄的空间区域,史籍记载较为凌乱,学界认为其中心在青藏高原。在嘉绒地区乃至向东延伸到成都平原的三星堆、金沙遗址,均有象雄文化的遗迹存在。嘉绒藏族支系的族名、语言、地名、服饰、歌舞等,均体现出神鸟琼崇拜的影响,由此可见古老的本教文化传播之广,影响之深。  相似文献   
9.
道教是汉民族土生土长的宗教,本教是青藏高原上的原始宗教,二者在其历史过程中都受到了佛教的重大影响。在佛教传入之时,道本二教同佛教产生了激烈的碰撞,二者也存在着一些差异。道教从佛教身上汲取营养发展为与儒佛并立的成熟大教,本教最终被佛教所湮灭,表现出了文化交流的两种不同结果。  相似文献   
10.
"王辛同治"是吐蕃前期政权治理的基本模式,当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建立吐蕃王朝后,开始学习周边民族的治理模式,建构法治与引进佛教,强化赞普集权,限制本教对政权及社会事务的干预。本教是维系吐蕃政权的法理根基,佛教是顺应当时吐蕃社会发展方向的进步文化。随着时局的变迁,统治者对"两教"有不同的偏好。对统治者来讲,宗教与自身信仰无关,是维护统治与争权夺利的工具。厘清吐蕃时期的政教关系,有助于理解西藏历史上政教关系的本质与"政教合一"的演变逻辑,从而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历史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