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17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敦煌禄命书S.5553<三元九宫行年>是归义军时期由中原上都传入边陲敦煌的一部术数典籍,敦煌密教徒出于职业竞争的需要,对其进行了加工和改造.<三元九宫行年>尽管多以宣说命运吉凶为主旨,但对时人的政治心态、神灵信仰、女性生育与疾病观念有着多维而真实生动反映,是了解中古术数典籍、考察晚唐五代敦煌区域社会文化与信仰实景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2.
春秋军事术数考述——以《左传》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是中国古代军事术数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祭祷、卜筮、天文气象占、梦占、诸杂占和祓禳、诅咒等术数被普遍地运用于军事中,使春秋战争表现出浓厚的术数性,并对其进程及结果常常产生深刻的影响。春秋军事术数的发展奠定了战国秦汉时期兵阴阳家的形成与大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术数是《周易》的一大分支。而术数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以追求预知社会、人生、事物的未知状态为其永恒的目标,预测、推断人事吉凶和国运兴衰,解说各种奇异的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并杂有封建迷信的预测学。在中国哲学史的发展中,术数学或隐或显地影响着历代哲学家的思维,哲学史的演进始终和术数学的思想联系在一起。术数所蕴含的天、地、人和谐的关系原理,自然、社会、精神的规律性原理,人具有直觉、灵感等意识的意义等哲学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的术数,也是古人脑力劳动的结晶.也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而当今中国大陆的学术界往往避开对它的研究,正是由于中国大陆对古代术数研究的缺失,而造成了中国哲学史的缺失;并且不但没有禁止迷信。相反一定程度上更诱发了迷信的产生,我们急切需要寻找路径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易学可以分为两部分:理论的层面和术数的层面。学界以往对易学的术数层面关注较少,一是缘于学者对“术数”的偏见,二是术数学自身缺少系统性反思的理论大师。三国时的管辂便是试图对术数学进行理论说明的人。牟宗三曾经藉由管辂来研究中国传统的一类知识系统,但尚有许多内容待发掘。管辂说“善易者不论《易》”,这是对术数易地位的辩护,同时也是对经学易和玄学易的回应。这种反对,不能从象数和义理对立的角度去理解,而应从文本和实践的区别来认识。管辂认为,术数的根本在于“神”,这个神不是玄学或思辨意义上的“玄之又玄”,而是实践意义中的通感和知几能力,它奠基于人自身的命限和气质中。但对于神的体悟又不能仅仅等同于“直觉”和“神秘主义”,因为它对于表现的通孔———象,以及工夫论基础,都有明确的要求。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不隶属于理性、直觉或神秘主义的一种独特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6.
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使得森林文化在人类社会的物质、精神各个层面展开。中国的许多社会风俗与民间活动,都与森林有着紧密的联系。以民俗中的术数活动为例,分析了术数活动中森林利用的几种常见形式及森林生活风习,揭示了其中所体现的树木崇拜、树种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以及朴素的生态和谐观,指出了森林文化是古代术数的渊薮之一,反映了森林文化现象在术数活动中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8.
9.
占卜对西夏社会的影响深远,党项人在做事之前都会做一个占卜来卜凶卦吉,乞求得到神灵的指点,星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项民族的政治走向和军事决策。中原占卜学对党项占卜学影响颇深,党项的占卜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习俗等方面。此外,虽然俄藏黑水城的占卜文献包含内容少,却是研究占卜学文化的重要资料,其内容全部被翻译成汉文,一些专门术语是西夏人通过对中原八卦的理解进行的解释和翻译,其中"术数"占卜在西夏更是流行了很久,它是把天干地支作为依据;与此同时"术数"还超过了"易经"占卜,它是以八卦为依据的,事实上天干地支和八卦之间的区分并不明显,它们之间互相存在某种联系,而这种联系对当时西夏占卜生活产生了诸多指导。  相似文献   
10.
王充的《论衡》一书,虽然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无神论作品,但对《周易》术数做出了很大贡献,在易学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王充《论衡》中,"气寿篇"、"命义篇"、"无形篇"、"初禀篇"等都论述了命,并且论述了人的命和"禀气"有关,为古代人们探讨自身规律的"推命术"奠定了基础。另外,《论衡》在前人的基础上丰富了当时的"相术"说,其"诘术篇"丰富了当时的"风水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