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徽州名儒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在继承儒家"孝"思想的基础上,认为孝是百行确立的基础,是"忠"之本,是强国固本的基础,因而非常重视孝道。徽州名儒对践行孝道的方法也进行了总结,认为应将孝贯穿于先人生死两界,应用物质载体和形式承载孝道,长辈应对晚辈言传身教,晚辈对长辈应行孝尽孝。徽州名儒围绕孝所开展的活动,对徽州地区产生了积极影响:全社会表彰和宣传孝道,严惩不孝者,将孝体现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各种形式的祭祀表达对祖先的孝思。徽州地区孝风盛行,"孝"维系了徽州人之间的良好关系,维护了徽州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孔见 《中华魂》2014,(11):66-66
正在人们的印象中,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和尚出身、几度流浪、从农民起义军中打杀出来的粗人。其实,他从小聪明过人,很有悟性和胆识,并粗晓古今文字。他登上皇位后,励精图治,勤于政务,每天要批阅群臣报送的大量奏章。他曾写过一首自嘲诗,抒发自己的勤政心情,他写道:"百僚已睡朕未睡,百僚未起朕先起。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一丈犹拥被"。他痛十艮那种不着边  相似文献   
3.
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新安学者致力于学问,并希望能够通过它来改变社会现状,其中朱升就是比较突出的一位.他提出“九言三策”,提倡积极入世,其经世致用思想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对当时的社会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朱升是元末明初新安著名理学家和明初政治家,所著《朱枫林集》,不仅是一部理学著作,而且也是一部新安重要文献史料,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5.
朱升不仅是元末明初“网罗百家,驰骋千古”的硕儒,也是一位“国家重望”、“辅运名世”的开国功臣,文治武功并著.他在政治上伸张“王霸并举”的治国之道,既承扬了孔孟以来以“王道”之德政治理国家,又积极主张以“霸道”之力政来结束战乱,统一天下.事实上,朱升的治国之道不仅对朱元璋创建明帝国及其初期政局稳定起到了启运之功,而且在儒家政治发展史上也展现出一种新的气象.  相似文献   
6.
朱升是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治武功并著.朱升的政治观念深受朱熹及陈栎思想的影响,对于社会政治具有强烈的担当与道德意识.这使其在社会政治上呈现出“首陈三策”的政治关怀;“适时勇进”的正统观;“通其民情”的民本观;“力行仁军”的军事策略以及“力荐三贤”的人才观等丰富思想.朱升社会政治思想不仅对朱元璋创基立国及初期政局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新中国及此后政策的制定也极具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作为朱熹五传弟子的新安理学家朱升,不仅是明朝的开国功臣,同时在学术上也有独特的建树.政治上,朱升从战略高度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创基立国之策;学术上,作诸经旁注,凸现儒学真谛,返归元典儒学,求真是之归.尤其是提出理是"脉理、纹理",摒弃程朱理学和陆九渊心学关于理的神秘性和主观性,赋予理的客观规律性,更是对先哲思想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一、处处不见朱升 早在一九七二年,于中国国际战略关系的大调整中。随着毛泽东“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这一决策的广泛传播,“休宁儒师朱升”的名字便也变得家喻户晓。时至今目,“不称霸”仍是中国外交的基本国策,是毛泽东十分重要的政治遗产。如今曾遭冷落甚至遭到敌视的“徽文化”也已重新为世人所珍视,已“蔚然成大国,耸立于学术界之林”.“徽文化”研究也汇成了一个个高潮。但环顾其各个窗口园地,却处处不见朱升。  相似文献   
9.
朱升     
朱升(1299~1370年),字允升,号枫林,又号隆隐老人、墨庄主人。休宁县迥溪村人。 幼年从师同乡江敏求、金斋谕,年轻时拜同乡陈栎为师,颇受陈栎赏识。至正四年(1344年),登乡贡进士第二名。至正八年(1348年),,任池州路学正。整顿学规,教育有方,学者云集,显示出才干。朱升治学,不泥古,经史百家,无不涉及。  相似文献   
10.
正企业必须重视战略思考中的时间维度,时间观的不同,导致了企业做事方式的差异,最终带来不同的结果。为什么若干年之后,处于同样起点的企业,发展却有优劣之分?答案是,时间观的不同,决定了战略的高下,即所谓的"有远见者赢未来"。时间维度的差异,导致了企业做事方式的差异。当年,大学士朱升建议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使其与张士诚、陈友谅等人走了不同的道路,才超越同辈而建立起数百年的明朝基业。这是战略时间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