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7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50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生产的主要生产手段及物质基础,是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及物化。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是促进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现阶段,社会新形势对农业现代化及农业发展提出较高要求,只有加强农业生产机械化,才能满足时代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本文主要研究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针对如何开展农业机械化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吉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且重要的作用。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78年的恢复发展阶段,主要采用传统的人畜力耕作方式,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较低;二是1978年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自主发展阶段,农村经过几轮变革,第二、三产业迅速兴起,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收入得到增加,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程度有所提高;三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的探索与完善阶段。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调整,吉林省农业机械的应用已经由单纯的为粮食作物生产服务向其他相关行业延伸,农业机械装备情况得到很大改善,农业机械发展水平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单位面积内主要农作物或畜产品(头)用工量变化及其生产规模(种植面积或养殖数量)的变化,测算我国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并分析我国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进而修正农业劳动力供给规模,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以往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研究,忽视了农业机械化的进步和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问题,若考虑这些问题,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非常轻微。(2)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并没有超前发展,反而是及时弥补了由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留下的生产能力空缺。(3)若按照1985年的劳动生产率计算,生产2010年的农产品,我国农业劳动力存在缺口高达1.78亿人,而这一缺口由农业机械化进行了弥补。若没有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静态地看,粮食生产面积将下降59.06%,农业机械化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20世纪初,人类打造了世界大战这档重头戏,工业化的最新成果如坦克、飞机和更先进的舰船汇聚到战争舞台之上,机械化战争是那个时代最响亮的名字。而与此同时的1927年底,一支刚刚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农机化成为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通过选取安徽省17个地市2002—2011的有关数据,构建农机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安徽省农机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农机化发展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作业水平不高,农机服务体系不完善等情况,并由此提出加快农机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肉牛生产与农业机械化释放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养牛业长期受到农业生产的束缚,改革开放之后,政府放开养牛业,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肉牛产业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原始肉牛业时期”、“传统肉牛业时期”和“现代肉牛业时期”,养牛业历经“役用”、“兼用”乃至“肉用”的历史进程。基于农业机械化对肉牛产业发展的释放作用,借助面板VAR模型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对肉牛生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对我国肉牛生产的推动作用非常明显;“传统肉牛业时期”及过渡时期肉牛生产受农业机械化的影响比“现代肉牛业时期”更大;非粮食主产区受影响比粮食主产区稍大,但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相似文献   
7.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保证现代农业生产、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技术支撑。娄底农业机械化的程度总体水平不高。必须采取措施大力推进娄底农业机械化建设,以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壮大农村经济力量,真正实现“后发赶超”。  相似文献   
8.
基于全国12省1 926户农户调研数据,利用随机前沿模型分析了新型经营主体生产性服务对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0%的样本农户接受了新型经营主体生产性服务,其中种苗提供、土地平整和机械收割服务的普及率较高。新型经营主体生产性服务能够显著提升稻农的技术效率,但不同稻作环节的服务对不同规模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对生产规模小于80亩农户而言,土地平整、机械栽插和田间管理服务的作用明显;而对生产规模大于80亩农户来说,种苗提供、土地平整和机械栽插服务的作用更显著。因此要积极推进机械化稻作服务,加强机械化技术集成,提升农机具的适用性和适配性,同时要针对不同规模农户的生产需要和作业条件调整服务内容,着重提高机械收割、田间管理等环节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美国历史上四次较大的经济危机的考察,深入分析了这四次经济危机发生的不同背景及其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文章对罗斯福政府、里根政府、奥巴马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措施厦其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美国政府总是通过稳定金融、增加政府投资、扩大内需三方面来医治经济危机,文章的分析逻辑对中国政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穷尽法律救济原则并非无中生有,而有其存在的逻辑基点.宪法规范位阶的最高性是穷尽法律救济原则的规范基点;立法行为的公定力,即立法行为在通过法定程序被宣布违宪之前被推定有效,是穷尽法律救济原则的秩序基点;宪法纠纷与法律纠纷的区分是穷尽法律救济原则的理论基点;"禁止向一般条款逃逸"原则所蕴涵的方法论是穷尽法律救济原则的方法论基点.对于穷尽法律救济原则存在逻辑的理解不能机械化.在英美法系国家,解决纠纷虽然在形式上未遵循穷尽法律救济原则,但在本质上仍然遵循了穷尽法律救济原则的逻辑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