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56篇
丛书文集   67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30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金石文献极其丰富,《石刻史料新编》三辑即著录了《四川金石志》三卷、《安徽金石略》十卷、《歙县金石志》十四卷等书。另外,今人还编有《巴中石窟内容总录》《天柱山山谷流泉石刻》等书。这些书籍包含了许多宋人诗歌,现利用这些文献辑得宋佚诗39首,补充作者26人,又校正了作者及补充字句题序若干。  相似文献   
2.
前人用"易"的观念和"道的思想理解诠释汉文数目数字,笔者认为,数目数字的原始本义不应含有复杂的理念。彝汉数目数字字形如出一辙,字义语序等同,本文从文字学及民族学深入研究剖析彝汉数目数字,发现两者有千丝万缕的历史渊源,虽异族异姓,但应同宗同祖,且彝文数目数字较多保留古文字的"面目"特征,刻划造意十分耐人寻味。从彝文数目数字的刻划造意看,彝汉数目数字与人类自我认识有密切联系,与古人的手势习惯密不可分,字形刻划即有象形、指事,又有会意,字义含有数的"加减对等"认识,是中华先民对数目数字的客观认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史籍对拉萨布达拉山上清康熙晚年 (1 72 0— 1 72 1 )入藏将士所刻的摩崖文字六通作了缜密的考证研究 ,说明它较书面记载具有更高的史料价值 ,不仅补充了一般记述的不足 ,而且真实地反映了允礻题、延信、年羹尧这些日后为雍正帝嫉恨迫害的将领在当时官兵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相似文献   
4.
5.
《徽州社会科学》2009,(1):57-57
由陈安生、汪炜撰写的《中国皖南古村落黄山市千村保护与发展研究报告》和由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园林局编纂的《黄山摩崖石刻》一书,目前荣获安徽省社科联2005--2006年社科优秀成果奖。  相似文献   
6.
将近元旦,喜得宁夏社会科学院景永时先生所赠由他主编的《西夏学译丛》三册,十分高兴。其中有孙伯君女士编《国外早期西夏学论集》(简称《论集》)两册。《论集·说明》中称,在众多国外早期西夏学论著中,只收集“涉及西夏语言、文字、文物和文献的研究”论文,对“单纯就汉文史书描写历史事实的文章不予收录”。不言而喻,这个定位是非常恰当的。  相似文献   
7.
西藏新见两通摩崖碑刻与清中央"驱准安藏"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秋天 ,我在拉萨布达拉宫所在的红山东侧断崖处 ,为“藏族石刻文化学”科研课题补充、核实有关材料 ,逐幅考察摩崖造像 ,发现了两通摩崖碑刻。由于后世其他内容的叠刻与彩绘 ,加之自然的损毁 ,辨识极其困难。也正因为直接从岩石上认读不畅 ,回家后四处翻书查典 ,但均无片字收获。几年来 ,曾又十数次前往并携相关工具和材料试图退去造像彩漆 ,使覆盖在其下面的文字显露出来 ,可此法并不奏效 ,每举收获甚微 ,但几年下来还是积累了一点。现结合直接导致这些碑刻遗存的历史事件 ,就清中央“驱准安藏”政策及其对西藏的经营思想做点探讨 ,一…  相似文献   
8.
9.
《二月二十七日郊劳出征将军兆惠、富德及诸将士礼成纪事诗碑》简称《京县郊南亲劳军碑》,是清朝平定准噶尔及大小和卓叛乱之后,于良乡建立的御中的制石碑。碑文以汉、满、蒙古、察合台文四种文字合璧书写。通过对四种文字比较发现,碑文满文译自汉文,蒙古文译自满文,而察合台文则是翻译蒙古文而形成的。《京县郊南亲劳军碑》真实反映了乾隆二十年至二十四年,清朝出兵西域,平定准噶尔及大小和卓之乱,进而一统天山南北这一重大事件。从碑文中汉文、察合台文比较的视角,可以窥见清王朝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演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杭州西湖宝石山造像考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考察了杭州西湖宝石山摩崖造像遗迹,分造像年代为元明两期,归造像类型为藏汉二式, 并就石刻造像的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历史背景及梵文摩崖等相关问题展开探讨。宝石山造像集汉藏雕刻艺术于一崖,对研究藏传佛教在南方地区的传播,汉、藏佛教造像图像学与风格的演变,以及汉、藏佛教艺术的交流影响都具有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