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6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9,(10):71-77
正能量传播是以弘扬主旋律、进行积极正面的舆论引导为目的的传播形态。在媒介融合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舆论生态和信息传播方式发生变迁,这些变化也对正能量传播产生了深刻影响。基于此,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本文认为正能量传播可以从渠道融合的基础上联动多种媒体、利用交互性进行性传播,以及探索多模态的正能量报道形式三个方面改变传播策略,从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在思想战线上统一团结全社会。  相似文献   
2.
在少数民族艺术的画廊中,藏族民间歌舞是最具"原生态"观念的表演形式,展示了民族艺术形态由简约到繁复、由单一趋向多元的发展历程,启迪着我们对人类艺术发展历程的深入思考。通过对藏族民间歌舞"则"表现形态的分析,可从多元文化的深刻背景审视青藏高原戏曲文化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3.
彊村被近代词坛尊为清季词学之大成者,其词学吴文英,又学苏轼。以微言寄托忧国之感,厚而深涩,意隐而不露。在意象锤炼方面极意求工,特别注重借特定物象来抒发幽深之情。又注重词境创造,一些写景之作,或由景抒情,或融情于景,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彊村性灵高洁,襟抱冲远,其词冲淡醇雅,格高意远,词品极为高致,不愧为结穴千年传统词的殿军。  相似文献   
4.
封展旗  商自申  杨平 《东岳论丛》2007,28(2):195-196
老子的守思想对弱势企业的市场竞争有着启迪意义。其中包括:“守曰强”的战略思想;“弱胜刚强”的战略目标;“为而不争”的战略方针;“曲全”的战略部署;“贵道弱”,避锋蓄锐,待机而动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5.
语言制度有"约定"的正式语言制度与"俗成"的非正式语言制度之分,作为正式的语言制度,近年我国颁布的相关法规对言语奢化的语用异化行为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禁则.这些禁则反映出语言制度创新"而趋刚"的语用法制化趋势,也体现出语用法制化"刚相济"的特征语用法规既具有人文亲和的性,又具有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刚性张力.  相似文献   
6.
自魏晋隋唐以降,江南文化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镇,江南文化又尤以其水之闪光夺人眼目.青山秀水的江南孕育出一代又一代至至刚的诗人,当代的诗人们依然为这片山水所感发,他们与先前的江南诗人形成了互文传承的关系.这其中,江南之水的特性与气质在江南诗人的作品中流露出各自不同的面貌与色泽.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当今中国公民道德规范体系的建设需要借鉴道家优良伦理道德传统 ,并从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身三个方面大致总结出道家伦理于今天之有用之处  相似文献   
8.
克义、史德文和麦戈文是三个早期进藏的美国人,活动于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他们对于当时我国藏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汉藏两族的关系做了比较客观的记述。其中尤以后来出任美国驻华公使,参与制订美国政府对华门户开放政策的克义对于美国政府西藏政策的形成发挥了很大影响。本文依据汉文和英文资料对他们进行了介绍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在道家看来,节与雌节同义,主要表现为虚心空己、安徐而静、慈下谦下等。实践中,管理者的节表现与一些管理者的软弱病表面上有共同之处,究其实质,却有着真无与若无、真静与似静、真下与善下等本质差别。镜鉴道家节论,软弱管理者可以在强化管理学知识学习、重塑管理价值观、提升管理艺术等方面进行努力,以治疗其软弱病。  相似文献   
10.
在汉文史料中,清代环青海湖和柴达木地区的藏蒙人口一直缺少准确的编户数字。克义在1889和1891年的两次考察中详细记录了这一地区的人口户数,对于认识清代该地区的藏蒙人口问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的相关考察文献尚未在国内出版,有关研究也未能引用其著述。本文将克义旅行文献中有关清末环青海湖和柴达木地区的藏蒙人口考察记录进行归纳、考证和分析,并置入一定的历史环境下与民国汉文文献进行比对,对清末青海方志以及民国人口调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检讨,初步讨论了从清末到民国三十年代该地区藏蒙人口衰减和增长的历史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