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2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44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205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才能上好一节音乐课呢?通过创设的音乐环境,使学生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肢体的动作使学生获得自由舒展,爱学生是上好音乐课的起点和基础,根据教材,课前做好有效备课;利用各种手段上好音乐课,使其对音乐的情感获得充分表达,做到了寓教于乐,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2.
现在实施的新《婚姻法》,是根据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精神,为适应改革开放以来婚姻家庭领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1980年《婚姻法》的基础上修订的。新《婚姻法》出台后,总政治部又及时地制定了新的《军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并于2001年11月9日下发全军各单位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3.
十六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提出了一个重大思路,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并着重指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跳出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局限,从战略高度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这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关于诗人屈原之死历来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论题。本文认为 ,古人对屈原死亡的关注方式于考察诗人自杀事件的意义是值得怀疑的 ,力图回到作者文本本身 ,以现象学本质直观的研究视野对屈原自杀事件作一全新的审视 :通过分析屈原诗歌文本中作者潜在的体验模式 ,认为屈原自杀的终极根源在于其深刻的追问精神与存在根据缺失的无法超越之间的深刻张力  相似文献   
5.
对传统的报应论和预防论做了一定深度的理性思辩和批判,试图追求正义与效益两大法律价值在刑罚适用中的最大体现.在正义与效益两者相矛盾的时候,当优先考虑正义这一法律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立法根据问题并未引起我国学界的重视乃至分析、研究,而立法根据在现行立法例中的表述也是不妥当的。立法根据仅指立法者立某个法的法的根据,所谓的事实根据、理论根据、经验根据等都不是立法根据。因立法根据的功能仅在于从形式上表明所立之法的合法性。当立法根据指称的是"立法权源"时,表述立法根据是必要的,除此之外则是可以选择的。  相似文献   
7.
8.
关于家庭暴力现象的综合分析与控制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宇 《兰州学刊》2006,3(1):172-175,158
家庭暴力是人类社会长期存在的一个毒瘤,曾被人称作“无法避免的后果”。家庭暴力是家庭内部具有亲密关系的人员之间的暴力伤害行为,其背后存在复杂的文化、经济、思想和制度上的原因。无论国内法还是国际法均对其持谴责的态度,尽管也许不能最终消除,社会仍然要尽最大的努力在最大范围内使之能够避免。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二、习得与学习语言习得理论的研究对于中国的外语教学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各种教学方法、教材以及教学理念都在其中寻找理论根据的支撑。所以,二语习得理论研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外语教学。20世纪初期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以及其斯金纳用操作条件反射(operational r  相似文献   
10.
正不当得利之债,是指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在不当得利争议中,主要争议当事人受益方和受损方之间举证责任应如何分配,在双方都不能提供充分证据时又该如何运用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认定案件事实,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一定的争议,也直接关系到了不当得利制度价值理念的体现和功能的发挥。【案情简介】原告张某诉称,原告于2009年5月17日从其银行卡上转账40万元到被告在中国银行某支行的银行卡内,有银行转账单作为凭据。此后,原告因资金周转困难,要求被告归还此款,被告不同意归还。为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