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3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宗岱的诗学思想是以中西古今的诗学理论为渊源,对其艺术养分汲收融汇并以自己的艺术审美期待对其改造,误读和重新阐释的结果.以作者--作品--读者为重心,从创作美学的角度,站在中西文化观念的高度,以西方理论阐释中国传统诗学内涵,并在中西对比中反观、建构传统诗论的"现代化"和西方诗学理论的"中国化",显示出向诗歌艺术本质探讨的现实努力.  相似文献   
2.
宇宙意识是梁宗岱诗论的重要概念,同时也是梁宗岱新诗的重要特色。从空间的万千事物,到时间的每一瞬间,诗人都聆听到了"宇宙底精神"及对"永恒的迫切呼唤"。借以这种宇宙意识,梁宗岱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并完成了对人生的审美超越。  相似文献   
3.
梁宗岱是20世纪中国最有成就的诗论家之一,他的两集《诗与真》等论诗著述,追踪象征本义,探索象征诗歌创作法则,曾被读者评为“黄金文字”,对象征主义诗学在中国的扎根生长起到关键作用。他论诗讲究古今中西源流,又能破古今中西界限,有融会贯通的特色。作为以感性思维见长的诗论家,他又重视科学精神与美感直觉的联系,主张诗人打通科玄、心物两界,缜密观察世界,了解事物普遍法则和特殊表象之交集,以增强诗人智慧和诗歌表现力。梁宗岱把写诗论诗视为生命,又把人生当作艺术,超迈乘真,不耦于俗,追求生命的沉酣状态,其人本身就是“诗与真”的有力实践,是他象征主义生命诗学的最高建构。  相似文献   
4.
梁宗岱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以来与罗曼·罗兰有很深亲缘关系的诗人之一.在梁宗岱西学渊源的梳理中,当下学界对梁宗岱与保尔·瓦雷里关注较多,而他与罗曼·罗兰关系的研究十分缺乏,罗曼·罗兰对梁宗岱的影响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殊不知,在梁宗岱的西学源流中,罗曼·罗兰是必不可缺的重要人物.“精神自由”的诗性品格的内在契合让两人一拍即合,成为忘年之交.罗曼·罗兰的“精神自由”理念对梁宗岱的精神和道德层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法文学与文化交流史上,两人的这段忘年之好的异国情缘是颇为珍贵的一页.  相似文献   
5.
宗白华先生与梁宗岱先生都是中国现代的著名学者。虽然两者学术的领域不同,但是在艺术哲学思想上却体现着共同的思考和追求。文章主要从两者在艺境理论、艺术形式和艺术家心灵等方面的探讨来追溯他们在艺术哲学方面的深刻思考,通过他们殊途同归的学术思考或许能揭示出艺术理论中的普遍性规律。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梁宗岱是有着鲜明个性的诗学批评家:诗人的敏感、重文采,评论家的理性与逻辑的严明,熔铸在梁宗岱的批评文字之中。梁宗岱的批评执着于“真的追寻”。“较真儿”体现出他的批评个性:重视文章中字、词、句甚至文法、结构的批评,强调文章表达要“中肯”与“确当”。梁宗岱的这类批评有的放矢,针对性强,尖锐,不留情面;梁宗岱有诗人的气质,在其诗性批评中彰显浪漫与理想情愫,有强烈生命意识及情感张力,追求艺术恒久价值,这恰是我们今天多元文学批评时代所缺乏的。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梁宗岱中学时期的5篇佚文,并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梁宗岱对“诗与真”的探索适应了新诗发展的需要。“诗与真”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诗”的形式与“真”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梁宗岱的早期诗歌创作主要体现在1924年出版的诗集<晚祷>中.这些诗借助宗教语境传达了"静穆"的情感氛围,含蓄,有暗示力,同时营造一种象征的灵境.与同时期作家冰心宗教诗相比,一个表现出温婉的,富于爱的情怀;一个则流露出超越自我的有限而追逐其无限的精神气质.梁宗岱早期诗歌的宗教体验,实则是一种"生命意志的彼岸化的需求".追求自我意志的超越性.梁宗岱的诗追求"心灵之真",也与他后来诗论中阐释神秘的象征主义灵境、"崇高之美"有了呼应.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诗在经历了浪漫主义的散漫,格律诗的僵化,象征主义的晦涩、怪异后,在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融汇既往新诗优点和长处的现代主义诗歌诞生了,以戴望舒、梁宗岱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诗人大胆探索实践,为中国新诗的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