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光迪的古典主义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之初,梅光迪在和胡适的文学论争中激烈地批评新文化运动,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古典主义倾向的文学主张。主要内容为:第一,提倡中庸,反对偏至;第二,维护民族文化传统;第三,须在传统中寻求恒定的美学法则。  相似文献   
2.
胡适在五四运动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然而,从“逼上梁山”、“不用典”、“整理国故”到提倡颜李之学,其背后的动力,自觉或不自觉地来自梅光迪的逆向思想激荡,掺杂着保守主义的资源。胡适曾称“逼上梁山”是“偶然”的决定。梅光迪出于文化保守主义的守势立场,对胡适“逼上梁山”的思想激荡是必然的,对胡适而言却是偶然的攻势。易言之,梅光迪的必然信念促动了胡适以实验主义改良中国文化的偶然主张。  相似文献   
3.
梅光迪的人文思想与人文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初,梅光迪的文化思想经历了一次大的转折:从部分程度上对传统主流 思想的批判,到背依原典思想对五四新文化的主要倾向进行猛烈批判。造成这一转变的思想 引发和现实精神支持的,是美国新人文主义者欧文*白璧德及其人文思想。而与五四新文化 的重要倡导者、尤其是白话文学的倡导者胡适之间的关系,不仅成为梅光迪 的人文思想和人 文批评与现实发生关系的媒质,也使他的人文思想和人文批评呈现出一种明显的个人风格。  相似文献   
4.
《金陵瞭望》2005,(4):49-50
幼年读私塾,后入天津府立中学堂学习。1916年升入北大国文门(即中国文学系)。在北大期间,曾创立“新潮社”,主编《新潮》杂志,又任北大学生会负责人,为“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人物之一。1919年考取山东官费留学生,先后就读于英国伦敦大学、德国柏林大学。1926年冬回国后,先后任教于中山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又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并一直领导史语所直至去世。  相似文献   
5.
文学革命初期的“胡梅之争”表面上看是胡、梅二人不同文艺观念和文字改革认识的论争,其实,他们内在的出发点是探寻世界文化接触后,中国文化如何顺应世界大势,中国文化存在的地位、角色、紧迫性与必要性的问题。由于语境的错位、教育、个性心理、行动的倾向性等原因,二人文化诠释出现歧异,其根源在于各自对中、西文化的功能、作用、发展前途的认识差异。从本质上看,“胡梅之争”是古典主义与实验主义、文化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对立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梅光迪是"学衡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站在文化民族主义的立场,提倡在中西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建构民族新文化,对"提倡新文化者"进行了犀利的批判。梅光迪的批判包含清醒与合理的因素,但总体上是逆时代潮流而动,具有一定的肤浅性和情绪性。  相似文献   
7.
对胡适文学革命主张的形成,历来有种种不同说法。本文从胡适文学革命思想酝酿期(主要是在美国绮色佳期间)所关注的问题入手,研究他从文字到文学再到文字的思想历程,并进而分析了这一过程形成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8.
9.
梅光迪是《学衡》杂志得以问世的核心人物,他发起创立《学衡》杂志的原因,一半是他于1915-1916年间在美国与胡适进行文学论争的结果;一半是他这期间所受的白璧德人文主义的影响。因此,追溯《学衡》的出现以及"学衡派"的形成,有必要了解1915-1916年间梅光迪与胡适在美国进行的文学革命论争。这场论争不仅影响了胡适和梅光迪两人的命运,而且直接促成了作为新文化运动反对派的"学衡派"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与胡适等人提倡的"新文化运动"相对立,以梅光迪为领袖的"学衡派"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别样的诠释,对西方文明有着更全面的理解。梅光迪等人早年的教育以及留学经历极大影响了其学术旨趣。梅光迪早年接受了较完整的国学熏陶,到美国以后,又倾慕白璧德提倡的"新人文主义",强调现代文明的成功无法与传统相割裂。"学衡派"力图融合中西、汇通古今,在科学主义盛行的年代,突出人文的重要。"学衡派"的努力在当时并不成功,但与现代诠释学或有异曲同工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