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3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218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69篇
人才学   39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450篇
理论方法论   126篇
综合类   1327篇
社会学   157篇
统计学   6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绕中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与模式选择问题,提出了一个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整体治理模式,即多阶段混合主导型碳中和实现模式。这一模式是以国家为核心,在一定时期和内外环境约束下,通过减排和增汇路径,对中国境内由人类活动造成的CO2排放与人为CO2吸收量之间关系进行调整和平衡的过程;其内部由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结构组成,每层结构各不相同。多阶段混合主导型碳中和实现模式的提出,拓展和完善了气候变化整体治理理论,为气候变化治理提供了机制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维希留看来,伴随交通和通讯技术带来的时空压缩,正在改变环境的尺度和维度,并因此在整体上给我们的生存造成破坏性后果。他提出一种灰色生态学构想,把技术及其文化后果置于生态学关切的根基。维希留认为,距离污染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颠倒、地理多样性的消失和人与人亲近关系的瓦解,因此是比实体污染更为重要的生态问题。灰色生态学通过速度揭示了人类改造世界过程中技术对环境性质的深层影响之新的维度,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生态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运用参与性诊断(即PRRA)方法对临安示范林地区的森林经营主要政策进行了诊断分析,找出了现行政策存在的问题,如:政策环境欠佳,产权政策不到位,税费政策不合理,林业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脱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欠规范、不合理等.同时,运用参与性设计的方法对若干主要政策进行专项设计,并在此基础上,从优化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政策环境和规范政策系统运行两方面入手,提出一套科学、合理和有效的适合当地水平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综合设计方案,以促进示范林网络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森林旅游业实施绿色营销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深刻分析了传统市场营销策略对森林旅游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阐述了森林旅游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基本原则 ,并提出相应的实施对策。这些对策主要包括努力塑造绿色企业形象 ,建立新型的绿色管理模式 ,大力开发森林旅游绿色产品和生态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备受关注的话题,也将是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之一。为此,我们针对民族生态环境保护的田野资料和文献,从深生态学和后现代法学的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阿兰·奈斯看来 ,深层生态学既是一种社会思潮 ,又是以这种思潮为指导的一场旨在改变现行实践模式的社会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思潮 ,它是一个由一系列基本原理构成的演绎性的逻辑体系。奈斯认为 ,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内核是八大原理 ,而在其背后 ,还有更为基本的前提与终极规范 ,即各种生态智慧。而奈斯本人的生态智慧的终极规范是 (大 )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7.
城市森林效益与可持续性研究展望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正确认识城市森林的功能和效益 ,探索不同管理措施对城市森林效益的影响 ,对实现城市森林的可持续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城市森林对生态环境和生态过程产生的影响及生态和社会效益 ;分析了城市森林可持续性的内涵及特征 ;对城市森林可持续性模式及评价标准、城市森林生态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归纳分析。在分析目前我国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城市森林是构建城市绿色空间的主体。建设可持续城市森林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虽然经济欠发达,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一方面西部地区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基地,也是长江、澜沧江、黄河、黑河、珠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和主要集水区;另一方面,西部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我国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的主要栖息地。因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不仅对西部地区自身发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二次大战后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对阳光、空气、绿地等美的环境的憧憬,加上家用汽车的普及,发达国家大城市大量的人口迁往郊区,形成了市郊城市化的格局。在美国,人们将这种为了特定的目的,在短期内由郊区农田变成的新城称作边缘城市。一般而言,这些新城绿化丰富,基础设施完备,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效工作环境,为解决交通堵塞、住房拥挤等  相似文献   
10.
霍秀媚 《探求》2005,(5):23-25
我国的殡葬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面对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的殡葬业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更好地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学工作者,特别是广东的一批专家学者对殡葬改革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提出殡葬改革“民族化、社会化、市场化、法规化”的方向。不久前,由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和《中国殡葬》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殡葬业和谐发展首届高级论坛”在广州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深化殡葬改革,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刊在此发表这次论坛部份文章的主要观点,形成这一组笔谈,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以推动殡葬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