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9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元以来,具有悠久植棉历史的豫北借助华北铁路网的形成,改良棉种,改进技术,植棉业迅速发展,棉花商品化程度不断提升,对豫北地区商业和近代机器棉纺织工业发展有重大影响。棉花种植在宋元初即有江南传入豫北,而豫北也在近代成为河南植棉业发展最为兴盛的地区之一。民元以来豫北植棉业的发展情况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它呈现哪些不同与过去的时代特点?本文试图以民国建立到抗战前豫北地区的棉花种植为例,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温暖的记忆     
二十多年前,母亲一个人管理着近两亩棉花地,是植棉组的组长。一株株棉花从育苗、栽种、坐蕾到开花、挂桃、结果,要穿越几个月的时光。其间,有两次绽放,起初是五彩缤纷的花朵,后一回则是洁白柔  相似文献   
3.
19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后,为了实现其实业救国的理想,张謇提出了著名的"棉铁主义"主张.积极引进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推动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和棉种的改良,促进植棉业的发展是张謇践行其"棉铁主义"主张的重要举措.张謇推进植棉业发展的措施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棉花种植面积从此有了巨大扩展,棉花品质也有了大幅度提高.植棉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而且棉花生产的扩张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代河北植棉迅速发展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是河北省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河北植棉得到空前发展,棉田面积和棉田占总耕地的百分比均有明显提高。此期植棉迅速发展的原因,除了自然条件的优势以外,其他因素更值得关注,如背靠天津这样一个规模巨大的棉花集散市场,铁路运输给棉花的运销带来了便利,农民在生存压力下的利益选择,以及中国政府、民族工商业对植棉的推行,日本对植棉的干预等。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棉花早有种植,清末就已开始进行植棉业改良。1929年以后,中央和地方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陕西植棉业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这对于减少陕西鸦片种植、改变社会风气,促进陕西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为中国棉纺织工业的发展以及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20世纪20-30年代山东的植棉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是从种植面积、产量、棉质,还是从品种、市场运销上都形成了良性经济循环。棉种的改良和棉花运销检验机制的完善是促使植棉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原因。植棉业的发展在促进农业进步的同时,也使产棉区或临近地区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棉农的收入有所提高。同时也有很多不利因素阻碍了棉花生产及运销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挽回利权,贯彻其实业救国的理想,张謇提出了著名的"棉铁主义"主张.积极推动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和棉种的改良、引进是张謇实现其"棉铁主义"主张的重要措施.张謇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实际效果,美棉引种我国取得成功,我国棉花种植面积从此有了很大扩展,棉花品质也有了提高.棉花生产的扩张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产生了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清代至民国时期,甘肃陇右地区的黄河沿岸和天水—陇南地区曾经是重要棉花产区,但这两大产棉地区产棉规模日渐缩小,最终废弃。该文通过对这两个棉花产区棉花作物种植从兴起到废弃过程的诸多因素考察,指出这两大棉花产区放弃种植的原因是当地生态条件和经济效益不利于发挥植棉优势之故。但具体来讲,棉花作物在黄河沿岸棉区被废弃是由于不同作物在同一地区传播的竞争过程中棉花不占经济利益的优势而被淘汰。  相似文献   
9.
王巍  李巍 《小康生活》2005,(11):8-8
记者从近日在河北省召开的“2005全国部分重点省市棉花产需市场信息交流会”上获悉,由于今年全国各棉花产区植棉面积减少,今年国内棉花市场缺口将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10.
羌建 《江海纵横》2009,(3):51-53
正南通,地处江海交汇处,与上海仅一江之隔,地理条件十分优越。一个世纪前的南通经历了历史上空前的辉煌,这个辉煌的缔造者就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思想家——张謇(1853~1926)。张謇毕生呕心沥血,寻求"救国之策",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造就了他的"棉铁主义"思想,张謇穷其一生都在为这一理想奋斗着,不只限于故乡南通,而是以南通为示范,放眼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