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云 《人民周刊》2020,(3):80-81
2002年3月,刘思齐通过北京的有关领导来上海找我,她是专程来沪了解毛岸英在20世纪30年代的情况的。虽然我和她是第一次见面,素昧平生,却感到非常亲切。因为她的来访使我回忆起中共中央“特科”时的一段经历。当时并不知道孩子身份1935年秋天,中央红军经过长征已胜利到达陕北,但形势仍然严峻。上海地下党组织被笼罩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之中,“特科”成员已大部撤离,留下我们少数未暴露的同志坚持战斗。当时的总负责人是邱吉夫,主管情报工作的是我丈夫徐强(对外称“老金”),他也是我的直接领导。  相似文献   
2.
杨迪 《百姓生活》2010,(3):56-56
1950年10月22日,志愿军司令部进驻朝鲜北镇西北的大榆洞。那条山沟是个矿区。我们选择了靠山坡边一些没有被炸坏的房子,分散进住。给彭德怀司令员选择了在山沟靠里靠上的一间屋子,作为办公室兼休息室,并在房子附近山坡下,给他挖了一个防空洞。所谓的防空洞,就是类似解放战争时期防空那样的猫耳洞,只是挖得稍微大一些,可以睡两个人,摆一张炕桌。司令部其他首长和机关,也在附近的山麓挖了一些小的猫耳洞。  相似文献   
3.
正毛泽东让儿子到农村去劳动锻炼1946年1月,毛岸英在苏联学习结束回到延安后,中央领导同志考虑到毛岸英多年不在毛泽东身边,这次就想把他留下来。毛泽东没有同意,他让岸英住在警卫团。后来,中央首长又让岸英到中央小食堂吃饭,毛泽东却说:"他没资格。"当毛泽东和岸英谈话问岸英在苏联都学习些什么时,毛岸英回答说:主要学习军事,还学习了一些历史、哲学、政治、文学等。毛泽东  相似文献   
4.
宗合 《金陵瞭望》2007,(8):64-65
3月23日,毛泽东次子毛岸青去世,终年84岁。毛泽东共有10个孩子,其中杨开慧生了3个男孩,即毛岸英、毛岸青和毛岸龙;贺子珍生了3男3女,仅幸存在延安出生的娇娇(李敏);再就是江青生的李讷。10个孩子中活下来的只有4个,且长子毛岸英又捐躯朝鲜战场,毛岸青遂成为毛泽东惟一留下的儿子——  相似文献   
5.
《中华魂》2021,(1):70-70
2020年9月22日上午,丹东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延安精神展馆经过一年多的筹建,在位于宽甸满族自治县河口的市延安精神教育基地、毛岸英学校举行开馆仪式。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老干部局、市委党校、市社科、市社会组织局、市教育局、宽甸满族自治县教育局、宽甸满族自治县毛岸英学校、中国志愿军研究会等单位领导应邀出席开馆仪式。丹延会常务理事、毛岸英学校师生、省市新闻媒体记者共百余人出席开馆仪式。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忠怡主持开馆仪式。  相似文献   
6.
李少鹏 《中华魂》2013,(17):48-49
毛泽东主席的长子毛岸英1950年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后,他的亲属曾于1959年2月、1985年10月、1990年10月、2000年7月、2006年5月、2010年4月和5月,先后7次到朝鲜为他扫墓。  相似文献   
7.
李彤 《东西南北》2014,(2):73-73
现已年过八旬的老人杨大群是一位著名军旅作家,抗美援朝期间他曾在朝鲜战场上与毛岸英共同相处一个月,他向记者透露了毛岸英鲜为人知的一些故事:毛岸英既是翻译专家也是拆弹高手。  相似文献   
8.
陆焕平 《中华魂》2011,(2):72-72
(一)革命家庭育凤凰 饭吃百家行万里,跟随父母历千难。 耳濡目染明憎爱,奋斗要同人地天!  相似文献   
9.
明心松 《老友》2013,(12):25-25
近日重读了毛泽东、毛岸英写给亲友的部分信件,思想上又一次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国家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一些亲戚朋友和同乡同学纷纷写信给毛泽东.要求在新的政府机关里能给他们安排职务。对此.毛泽东没有感情用事、滥用权力、随意迁就,而是大公无私、坚持原则,即便对爱妻杨开慧的胞兄杨开智也是如此..他在给杨开智的复信中恳切地说:“希望你在湘听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京。  相似文献   
10.
赞毛岸英     
朱海山 《中华魂》2012,(13):64-64
血雨韶山忠烈苗,红都延水育英豪。 身融村厂扎根稳,心系工农立志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