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4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海南国际旅游岛几成"国际宰人岛"!——网友"罗迪"作为一名海南籍企业家,出于对家乡爱恨交集的心态,在1月28日通过其实名认证的微博对友入在富林渔村的遭遇发了牢骚,尽管短时间内转发量过万,但由于人们对其披露的问题早己司空见惯,即便转发过万,原本也只是一次集体牢骚而己。  相似文献   
2.
图腾崇拜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一种古老而又略显神秘的现象,各个民族都或多或少对一些动物、植物等有一定程度的崇拜,将之供奉起来进行祭祀。充满智慧的民众还对图腾的形象进行艺术创作,并用于服饰、装饰、建筑等方面。那么,对图腾的崇拜文化是如何来的?缤纷多元的图腾文化又是如何对传统和当代民众的服装穿着产生作用的呢?本文将用概括性的语言为各位讲述民族服装里的图腾文化。  相似文献   
3.
佚名 《社区》2010,(29):43-43
在泰国旅游,人们常可以看到身穿民族服装的俊男靓女,以泰国民族特色欢迎游人。现在,泰国政府又发出一道命令,要求公务员们每周必须有一天身穿民族服装上班。泰国东北部省份规定在每周五或者周三,公务员要穿着民族服装上班。这里的女性服饰是棉布或者丝织的筒裙,绣着斑斓的花边.  相似文献   
4.
在滇西北,流传着一个延续了五百多年的独特节日——“刀杆节”。 “刀杆节”又叫“刀杆圣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天刚亮,男女老少便穿着艳丽的少数民族服装,小伙子背着三弦、佩刀,姑娘背着自己精心制作的绣花筒帕,敲锣打鼓,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刀杆节”的活动场所——天子寺。天子寺在山腰上,是个古树森然的幽静场所。在这里,他们欢度自己的节日。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以来,汉族没有了自己的民族服装,但是很多人不喜欢这样的情况,于是在心理上和行动上要弥补遗憾,所以出现了相关的反应,出现了异民族服装被汉族化的局面和制造民族服装的试验。前者成功了,后者不成功  相似文献   
6.
时令的脚步虽然走进了初冬,古城长阳却荡漾荷春意融融,当汽车缓缓驶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县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幅人间仙境般的美景:玉带般的清江两岸,一座座错落有致的新楼房依傍在青山秀水间,真可谓“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廊在长阳”。穿梭在县城整洁、亮丽、繁华的大街小巷,只见穿着民族服装的长阳人民笑逐颜开,其乐融融,好一幅政通人和,民族和谐,经济繁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7.
更衣記     
每一次的制服改变,都是跟上一代的制服有一定的相似性,要有一个延续性,从这一代制服总能看到上一代制服的影子。制服的故事,就是一个企业历史的视觉编年体。它将公共形象置与个人属性之上,是对顾客最高级别的无声尊重;同时它又是企业最醒目的黄金广告位——现阶段的战略目标、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以及企业的品牌形象,这种种目的,全部都可以通过那些精致且严肃、整齐又飒爽的制服来一一表现。制服,顾名思义,即为制度与服装的结合体,它记录着企业的发展历程,也代表着整个企业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8.
对中、日、韩三国人对民族服装的态度和选择要素差异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比较了三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各个方面三国人的穿用行为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与日、韩两国相比,我国人民穿用民族服装的人数少、穿用的场合窄、对民族服装的要求高。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体系,是各族劳动人民情感的表述.它以符号化视觉语汇透视出民族生活习俗、民族审美理念和思想情感,标志着各自民族符号性的文化选择.服饰构成要素的变更,促进了情感和审美形式的变化和发展.民族服饰视觉情感语义的准确快速传达,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服饰造型和图案设计等呈现出来,并体现民族传统审美文化体系的历史延续.  相似文献   
10.
佚名 《今日南国》2010,(8):64-64
泰国:公务员穿民族服装上班 在泰国旅游.人们常可以看到身穿民族服装的俊男靓女,以泰国民族特色欢迎游人。现在,泰国政府又发出一道命令.要求泰国成千上万的男女公务员们,每周必须有一天身着民族服装上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