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杨昌炽 《老友》2009,(9):23-23
1953年的夏天,我小学毕业。因家里穷,父亲对我说:"你现在认得票子(钱币)了,就不要去考中学了,即使考上了我也供不起。"我只好听从父亲的安排,从放暑假开始,就天天跟着他到田垅中去车水。从此,那咿  相似文献   
2.
楚辞长语     
《离骚》中“启九辩与九歌”之语,注家已指出歌与辩皆为古乐,但辩何以为古乐,意者《世本》有“帝喾乃令人拧”之语,辩读若拧,正谓两手相击尔。《尚书尧典》“黎民于变时雍”,实亦读若抻;《诗小雅》“弁彼赛斯”读亦同耳。《湘君》中“吹参差兮谁思”,参差指排箫,曾侯乙基出土实物可证。《河伯》中之“乘水车兮荷盖”,犹吴语之“出辔头”。  相似文献   
3.
农具诗产生于北宋,并且在当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北宋规模较大的农具诗创作主要有两次,其一是孙端、梅尧臣、王安石等人的组诗创作,其二是满执中与王令的组诗创作。北宋的农具诗中,吟咏水车的数量较多,诗中描摹水车形象、突显水车功用和引发对汉阴丈人的评价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代表了农具诗的基本特点。农具诗在北宋的产生和发展,跟"宋诗"的演化、中国咏物诗的发展以及"耕读传家"文化传统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北宋的农具诗不仅推动了"宋诗"的生活化,推动了后世农具诗的发展,即使对当代农具诗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重点探讨了清代洮河流域水利利用及工程建设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清代前中期与后期在水利工程建设规模、数量、灌田面积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别。前中期因政局因素更多表现为大规模与政府主导性,成果较辉煌;后期因政局动乱与民族问题而表现为兴建工程少、泉水灌溉等小规模水利设施兴起、原有水渠部分淤塞等。同时对清代本区的水利利用工具水车与水磨使用情况进行了探讨,认为水利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政府的重视互为因果、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5.
大美紫鹊界     
伍弱文 《老年人》2013,(6):44-44
白云,飞鸟,翠林,木楼,梯田……置身于湘中娄底新化县紫鹊界,你不能不被这里原生态的美所打动。从新化县水车镇到奉家镇的下团、岩板、毛坪等村落,这里到底隐藏了多少秘密?我们从当地奉姓家族保存的奉氏族谱中似乎可以找到答案:"吾族本姓嬴,自吉公易姓至弼公,递传献公生二子,长名渠梁,即秦孝公也;次名季昌,乃吾易姓之鼻祖也。因孝公用商鞅,坏古  相似文献   
6.
论扩大城市基础设施的资金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芸 《城市》2007,(6):32-36
一、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来源有限 目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城市建设维护税、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出租车牌有偿使用费、排水设施有偿使用费等.尽管收费项目较多,但这些资金与建设所需要的投入相比是杯水车薪.  相似文献   
7.
楚辞长语     
《离骚》中“启九辩与九歌”之语,注家已指出歌与辩皆为古乐,但辩何以为古乐,意者《世本》有“帝喾乃令人拧”之语,辩读若拧,正谓两手相击尔。《尚书尧典》“黎民于变时雍”,实亦读若抻;《诗小雅》“弁彼赛斯”读亦同耳。《湘君》中“吹参差兮谁思”,参差指排箫,曾侯乙基出土实物可证。《河伯》中之“乘水车兮荷盖”,犹吴语之“出辔头”。  相似文献   
8.
走进罗水     
宗荷 《民族论坛》2007,(10):56-57
自1987年以来,文化部在全国开展了民间艺术之乡和特色艺术之乡命名活动。截至2002年,全国已有486个县(市、区)及乡镇获得"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特色艺术之乡"的称号(2007年该活动申报名称统一称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7年,欣闻我省张家界罗水乡正在积极申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本刊在省民委副主任赵仁秀的带领下特走进罗水,看看这方神奇土地如今展开了怎样的笑颜。  相似文献   
9.
张峰 《中国扶贫》2016,(21):39-40
沿着莱州市驿道镇初家村新铺砌的"驿道"进入村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山草房,随着地势起伏,错落有致地排布.有些房屋已经改造为农家旅馆或餐厅,开始迎客.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溪水清澈,质朴的村民们在溪边洗衣服.村中银杏林一片金黄,古屋古树古色古香,水车、轱辘井引发出无尽的乡愁,俨然一幅"画里乡村",一个"梦中故乡".  相似文献   
10.
黄河"水低岸高",兰州城难以凿渠引黄,阿干河成为明成化以后重要的取水途径,其引水渠道大致呈东西走向。明嘉靖以后水车的应用使引黄灌溉成为可能,促进了兰州地区的发展。清代,阿干河引水渠仍是兰州城取水的重要来源,但其在兰州城市用水中的地位下降,农业灌溉作用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