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80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24篇
人才学   26篇
丛书文集   454篇
理论方法论   59篇
综合类   819篇
社会学   93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儒家学派的创建者是孔丘,儒学的核心思想是仁,而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在孔丘之前儒学核心思想的仁学已经出现了萌芽,如公孙轩辕的‘以仁德服天下’,伊尹的儒学启蒙思想,以及周公旦的‘敬德保民’都对孔丘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我们认为孔丘的儒学是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而成的。  相似文献   
2.
3.
梁漱溟是现代新儒家的开拓者,他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并借助西方心理学观念,对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范畴“仁”、“礼”、“乐”,做了独特的体认。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孔子的理解以及阐述其思想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凌皓吴希刘静茹孔子理想人格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君子人格,其义理根据是仁与礼;本文从天人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物我关系等几个方面探析君子人格的基本特征。孔子所强调的理想人格已深藏于中国人的灵魂深处,成为整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有着恒久的生命力。和谐社会人格构建不能逾越孔子的理想人格理论,这里包藏着有待深入的深刻人文精神和丰厚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5.
18世纪末 ,西藏地方政府噶伦多仁·丹增班觉从北京带回了扬琴、笙、横笛等一些内地乐器 ,并且传授演奏技法 ,组建乐队 ,配以小调演唱 ,出现了器乐合奏的艺术形式。多仁·丹增班觉对西藏传统音乐的发展 ,特别是高雅、优美的囊玛音乐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 ,而老子的“不仁”则一直没有定论 ,郭店战国《老子》竹简本的出土 ,使问题变得更复杂了。本文通过分析孔、老“仁”与“不仁”的观点的提出 ,阐释他们各自观点的哲学内涵 ,说明他们提出各自观点的背景 ,寻找他们观点的相辅相通之处 ,然后得出孔、老相通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8.
评析了翻译史上的几种重要的翻译标准,指出了翻译标准的优点和不足,阐释了对释译前景的见解,提出了开阔翻译标准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船山学刊》1991,(1):15-15
礼之不可以已也。合者别之,别者合之。合其别以别合也,别其合以合别也。周之子孙日失其序,而姬公之宗法乱。顾、陆、王、谢、崔、卢之门巷迁移,而江南之世族乱。乱则无别。  相似文献   
10.
在对汪曾祺的研究中,学界注意到了他的作品与儒家思想的紧密联系。汪曾祺的童年生活、求学历程以及创作思想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影响。通过《大淖纪事》来分析儒家思想,尤其是"仁"的思想在汪曾祺小说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