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庄子》畸人形象的人学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庄子>一书刻画了11个形貌丑陋却内心高尚的畸人形象,它们具有多重人学意蕴,体现出深厚的人文精神:人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超越形体的灵魂和内德的存在,人的最高价值在于高尚情操和强大精神的焕发;人在坚守独立人格和捍卫个体尊严时,表现出一种不为形名所累、突破外在束缚的蓬勃的生命力.同时,人生于世,不论天然或者人为,都会充满着各种意外、灾变、威胁甚至苦难,世俗的偏见力量强大而顽固,人向往美却没有任何人会是绝对的十全十美.人应该齐视万物,超越世俗,不懈追求德之全和内涵情操之美,寻觅自身精神的支点,实现人格的超越.顺其自然的超然心态和恬然而又宁静的人生心境,是一种良好的生存状态,对于今人增进心理健康也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求利”与“求德”作为经济活动中的两种行为变量,从来就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求利”与“求德”不仅具有得失双重性、得失相对性,而且还具有得失均衡性。具体表现为:“求利”有赢亏,“求德”有损益;违德、弃德的赢亏是相对的,守德、违德获利成本的增减是相对的,守德、违德的眼前、长远之利的转化也是相对的;守德、违德者得失的总量在共时性层面与历时性层面都是均衡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把握这些逻辑关联兼具理论与现实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