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6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慕阳 《老年人》2014,(5):30-32
正2012年11月8日,"跳水女皇"郭晶晶成为香港豪门霍家的儿媳。出身普通家庭的她,嫁入豪门后遭遇"水土不服"。郭晶晶的母亲范玉梅连忙从北京赶到女儿女婿家,用纯真的母爱帮助女儿实现人生的华丽转身。女儿"水土不服",平凡母亲怀揣心事来到霍家女儿幸福嫁入霍家,范玉梅与丈夫郭树忠觉得完成了人生一件大事,从此心中了无牵挂。夫妇俩或上公园唱河北梆子、跳广场舞,或背起行囊结伴外出旅游,日子过  相似文献   
2.
我是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省培养的第一批戏剧演员,而且是培新剧社第一个女演员。培新剧社是从属于冀中军区的一个新型文艺团体。不久后,培新剧社转到地方改为河北实验剧院,京剧、评剧、河北梆子合演。  相似文献   
3.
保定老调     
文华 《山西老年》2013,(8):46-46
保定老调又称"老调梆子",起初为白洋淀周边农村花会中的俗曲"河西调",清道光、咸丰年间已具戏曲雏形,是河北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剧种之一。早期老调行当以生、净为主,而生、净两行又是分行不分腔,同唱老生调,故称老调。保定老调流行的地区较广,除保定外,在沧州、衡水、  相似文献   
4.
我在河北梆子艺术事业上取得了一点成就,这全靠党和政府及广大戏迷朋友多年来的关心和支持。对此我感激不尽。  相似文献   
5.
麻雯 《北京纪事》2014,(5):44-49
评剧,是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曾有观点认为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表演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小女婿》《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华北、东北一带流行。  相似文献   
6.
张志远 《老人世界》2013,(10):41-41
前几天,应邀观看了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宝莲灯》的演出,很受感动。戏演的很成功,使我这个老河北梆子演员心情激奋,久久不能平息。五十多年前排练《宝莲灯》的情景,一幕幕在脑海里呈现开来。《宝莲灯》又名《劈山救母》,是河北梆子传统剧目。1959年由河北省青年跃进剧团集体讨论,王昌言执笔改编而成,我在该剧中扮演二郎神。  相似文献   
7.
河北梆子是在山陕梆子基础上,又融合了河北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等诸多因素,逐渐形成的一种具有浓郁燕赵乡土气息的原生态性戏曲艺术形式.河北梆子艺术中所蕴涵的燕赵文化内质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慷慨悲歌、舍生取义的美学范式;二是保家卫国,抵御外辱的爱国情结;三是追求苦尽甘来的审美享受;四古朴厚重的民俗民风展现.  相似文献   
8.
相声《改行》有超过100年的历史,今晚的表演者何云伟却不足30,他一袭长袍站在台上有板有眼地唱着梨花落卖切糕,唱着河北梆子卖小金鱼,柳活儿耍得像模像样,台下8岁到80岁的观众都笑了。这是一个视觉时代,对于单靠一张桌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和一张嘴来赚取掌声的相声演员来说,黄金时代似乎已经过去了。2011年和搭档李菁登上春晚以后,何云伟似乎也赶起了"跨界"的时髦,又忙着拍起了电影,可对于何云伟来说,最重要的仍然是相声。  相似文献   
9.
夜明珠 《社区》2008,(2):39-40
杜月笙有5房妻妾,其中的两位为专业戏曲演员。1921年,成名于天津的第一代河北梆子、京剧兼工的女演员小兰英,带领女儿姚玉兰、姚玉英姐妹到上海黄金剧院演出。1929年,经黄金荣的夫人李志清从中说和,如日中天的杜月笙第四次当新郎,迎娶了沪上的名戏子姚玉兰。  相似文献   
10.
《桑园会》又名《秋胡戏妻》,是一出春秋时期的故事戏,生、旦(老生、青衣)并重,京剧有演出,河北梆子演出更多,千百年来久演不衰。该剧故事的发生地。史料上虽记载不一,但考证为现在的河北省清河县的说法还相对符合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