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96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咏桃赋初探     
咏桃赋既概括描写了桃的表征、功能和史迹,也寄托或抒发了作者的某种惑遇或情绪,表现了一定的社会历史情景,具有某种艺术价值和历史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2.
徐姓以国为姓。徐姓氏族原是岛夷族,崇拜鸟图腾。西周穆王时徐偃王因施仁政、不修武备而失国,逃战到舟山群岛。舟山至今仍有不少有关徐偃王的文物、史迹与传说。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治水自然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人类顺水之性的因任自然观,产生了自然水利思想;近代工业社会征服自然的观点,产生了工程水利思想;现代生态时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产生了资源水利思想。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主要对陕西省彬长煤矿区的洛河组煤田底层在钻探挖掘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同时提出如何解决洛河组地层掘进技术问题应采取的措施并提出在此过程中洛河组煤矿的防水措施和防水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太湖地区传统水利生态的一些基本规律的认识,诸如太湖与三江一体化,活水周流等,分析了水生态文明结构的长期稳定性,及其水文生态结构的长期承传性。新时代下基本生态水文结构所形成的水环境问题,仍可以从古代的水利生态结构中寻求解决之路。许多现代水利工程所产生的问题,仍可以从古代的经验中得到解决。水污染的解决,景观水面的增加,古代的活水周流经验可以直接应用。传统文人所重视的水文景观,需要在现代社会承传并推广。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依据我国实际,从治国安邦、兴利除害、造福人民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治水思想,并把大江大河的治理与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新中国的水利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他的这一思想,对于当前和今后我国的水利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征稿启事     
<正>为进一步促进水文化研究的发展,加强水文化研究工作者的学术交流,我刊现面向全国诚征"水文化"类稿件。论文内容包含水利历史、治水思想、水的崇拜和信仰、水哲学、水美学、水文学,等等,涵盖水文化的各个领域。本刊竭诚欢迎您的投稿并务请注意以下几个要点:一、标题与作者1.文章正题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文内标题或小节的层次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以长于治水著称于世。同炎黄文明相生相伴,自传说时代就开始的治水实践,孕育了具有深厚历史底蕴、以疏导为法的宝贵治水思想,直至今世,对治国理政仍不无借鉴意义。通过爬梳和反思先秦两汉治水实践的成败得失以及不断丰富的治水思想,从而以史为鉴,为今世治水及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观照。  相似文献   
10.
研究文化必须深入到生存论层面,正是整个种族或民族的生存发展需要决定文化的性质、样态和走向.中国古代文化正是中华民族历经千百年磨难共同选择的结果.治水的需要和抵御游牧民族的需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必须走向大一统的恒定因素,大一统的政治要求和以民为本的农业经济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特征、政治特征和文化特征.民族或种族是文化的真正主体,而任何文化本质上起源于这一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这一民族在各种纷繁复杂生存环境中选择的结果,它制约着每一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为每一代人的努力而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