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5篇
社会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超 《小康生活》2005,(6):66-66
这两天,包括儒岙镇石磁村在内的绍兴新昌县的一百多个乡村村民都显得比较紧张,因为这两夭就是村干部换届选举的日子,“让我们老百姓自己选出放心的带头人,这就是村里的头等大事。”石磁村的村民在兴奋中也透露着期盼。而去年8月诞生的《石磁村典章》则是全国首部“村民自治特别法”。目前,整个新昌县已经有三分之一的乡村开始进行选举试点。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及政治法律环境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战略联盟正成为国内外企业的一种重要的战略形式,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正如日本管理学者大前健一所说: "在今天的世界上,没有任何公司可以靠单干保持竞争优势"。但是应当看到,尽管建立战略联盟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非常流行,潜在收益也非常大,可并不是所有的资料都是乐观的,国外许多学者对于战略联盟成功率的研究有着如下不同的结果:如斯皮克曼、库克指出,根据战略联盟成绩资  相似文献   
3.
"法治"在墨子那里叫"治法"."治法"以"法"、"法仪"、"法度"为治国的标准."治法"之"法"即为"仁"之法,即为"兼爱"之法,为"义正"(正义)之法,为"尚同"(平等)之法,为"天志"之法,为"法天"(或"则天")之法,为"中效"之法,为(百姓广泛参与的)"谈辩"之法.墨子的"法治"观展示了"法治"之法的规则性、规范性、普遍有效性、强制性、实践性、正义性、平等性.因此,墨子是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第一位主张"法治"的思想家,而且还因其独具"现代性"而使其成为"法治的本土资源".  相似文献   
4.
问:我经常感到口中有黏腻的感觉,请问如何消除这种现象?答:老人常感觉口腻,中医认为这与体内"湿邪"较重有关。口腻,即口中黏滞,腻而不爽。中医认为,口中发黏、发腻都与湿有关,主要分为寒湿、湿热两种类型治疗。  相似文献   
5.
为应对西式流行话语和现代政治转型的挑战,钱穆立足中国传统,围绕法治问题提出了颇具新意的解释。他的法治新诠包含三个递进层次,即普遍性的系统规则和制度、立国宪制、政体安排。钱穆强调现代中国的文明政治需要充分重视民众的自由刚健精神与国家的优良公共治理,在立国宪制中维系一种自由进取的衡平精神。基于对孙中山五权宪法理论的保守化处理,钱穆构划了一个以贤能政治家群体为中心、尊严与效能相维制的衡平政体。其论述一方面包含了对传统礼治、法治的现代阐释与评估,另一方面引入对西方传统的别样审思,呈现出“新诠”之为新的双重指向。  相似文献   
6.
云梅 《山西老年》2008,(11):55-55
出鼻血治法有二:一是用手掬些凉水轻轻拍打患者的后脑勺,稍顷即可止血;二是用拇指和食指捏压患者脚后跟(踝关节及足跟骨之间凹陷处),左鼻出血捏压右脚跟,右鼻出血捏压左脚跟,很快可止血。  相似文献   
7.
黄宗羲在继承先秦思想家的基础上,对一家之法与天下之法进行了区分,明确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思想,强调治法对于治人的优先地位。他对理想的治法做了具体的设想,主张设置宰相,建立学校,恢复方镇,以外在的形式来限制君主的权力,从而使其认识达到了历史的高度。但是,由于时代的限制,黄宗羲并没有否定君主制的合法性,其治法主张最终仍然滑向了对治人的期待。  相似文献   
8.
王豪 《老友》2010,(12):55-55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症。我曾写过《震颤麻痹症的中药治疗》一文,介绍了治疗本病的一些专方、专药(载《老友》杂志2009年第1期第55页)。现根据本人的临床经验和多年研究,将此病常见的7种证型再作些介绍,以供治疗此病参考:  相似文献   
9.
儒家学者唐仲友的经制思想不仅表现为一个重在经史和制度考证的学术形态,也对南宋高宗、孝宗朝的政治问题进行了积极思考,具有特定的时代意义。就学思传统而言,它主要表现出对王安石新学与程氏洛学的反思和吸收,其精神特质与宋代新儒学的发展密不可分。在观念体系上则涵括了道德形上学基础、治道和治法三个层次,后两者构成其主体。长远来看,他可以视作近世儒家经世思想中治法派的先驱之一。  相似文献   
10.
黄宗羲的“治法”思想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宗羲“有治法而后有治人”不是荀子“有治人无治法”的反命题,也不能归入法家阵线成为“以法治国”的新发展。他为自己所期待的“明主”开列的“为治大法”,以“法先王”为基本思路,集历代批判主义思想之大成,但未臻民主启蒙思想之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