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0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803篇
劳动科学   71篇
民族学   69篇
人才学   88篇
人口学   29篇
丛书文集   916篇
理论方法论   212篇
综合类   2034篇
社会学   265篇
统计学   147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283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332篇
  2008年   470篇
  2007年   284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哈佛框架模型的理论进行浅析,基于哈佛框架对某公司的现状进行分析,从五力模型出发对该公司当前的市场地位和竞争策略进行数据分析,主要涉及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  相似文献   
2.
3.
应用于交易领域的智能合约融入区块链技术,以代码形式表现,可实现合同履行的自动化和不可逆,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合同模式.自助行为说、代理说将智能合约视为对合同过程的外部增强,是侧面功能的法律阐释,并未完全捕捉到实质.智能合约并不一定跨越整个合同过程,也可仅是合同过程某个方面或某个阶段.法律意义上的智能合约不是合同新类型,而是合同关系形式的新发展,即当事人缔结和履行合同的新形式,合同性质未发生实质变化.智能合约满足特定要件构成特殊的书面形式,具有"书面形式+自动履行"功能的特质.民事主体通过智能合约形式订立合同应遵守《民法典》等现行法律的具体规则,以保证合同依法成立与生效.智能合约不等同于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认定其效力应结合智能合约应用中的具体问题展开具体分析.从立法上确认智能合约,在符合国家现有法律、政策基础上编写和应用,实现形式的合法化、内容的规范化是该技术谋求长远发展的保障.技术起步的现阶段,纸质合同、一般电子合同与智能合约在不同方面发挥协作作用,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为民事交往、商业交易的主要状态.  相似文献   
4.
本文借用经济学中经济租的概念定义了战略管理中的竞争优势,认为竞争优势就是企业拥有的稀有要素所赚取的经济租,得出了一个有关竞争优势的概念框架。最后利用这一概念框架对战略管理理论的两大理论体系有关竞争优势的区别进行了解说。  相似文献   
5.
目前 ,在我国实施股票期权存在着认识上的障碍、法规的冲突和缺失以及操作上的诸多困难。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转轨时期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本身的制度性缺陷 ,也同我国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相关  相似文献   
6.
郑上富  蓝明 《上海统计》2002,(10):32-33
市统计局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扩大在全市的“在地统计”试点范围。由于“在地统计”是重大的管理体制改革,它涉及到统计机构和人员设置、办公设备和网络建设、统计调查方法制度以及法制法规等众多方面,因此,我们在试点工作的开始阶段就应进行周密的筹划。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后,中国便成了世界市场竞争中的一员,中国企业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加大,因此加快发展期货市场极为必要.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质量来看,我国期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巨大差距.本文分析制约我国期货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以期找出病因,为管理层对症下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使用.NET远程处理框架开发分布式应用程序时,客户端对服务器的事件定阅,产生了元数据相关的问题.文章使用事件代理来消除该相关性,减少了组件之间的耦合.  相似文献   
9.
七嘴八舌     
《老年人》2004,(1):10-11
  相似文献   
10.
体育场馆融资模式选择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传统的体育场馆建设融资模式存在建设资金有限、赛后经营困难、管理效率低等问题,已不能适应体育场馆的建设需要,迫切需要引入新的融资模式。BOT(Built-Operation-Transfer)、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等融资模式在国外体育场馆融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我国体育场馆融资模式的更新和多样化有积极的意义。从融资难度、风险分配等方面比较各种融资模式的特点,分析了体育场馆准公共产品特点对融资模式选择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场馆类型、场馆重要程度、融资和经营难度与期望目标四维的体育场馆融资模式选择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