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司马光的城市文学书写,开辟了城市文学的一个新方向、新思路,即不再是对于城市的排斥、贬低,不再是将城市视为与田园相对立的、与理想相排斥的空间,而是从积极、肯定和赞赏的眼光去书写城市.司马光的城市文学叙事,十分自觉地、有选择地接受着洛阳城市文化的影响,感受着洛阳城市文化的特定的历史文化氛围,同时,他的文化活动与文学创作,也在自觉与非自觉地参与了洛阳城市文化的创造与城市意象的建构.司马光在洛阳建构起自己独乐、隐逸的都市家园与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2.
作为千年帝都,有关洛阳历史的书籍汗牛充栋,丁一平博士的《历史那边的洛阳城事》(2010年11月河南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城事》)是其中较有特色的一部。全书分13个部分,分别讲述了远古至近现代在洛阳或以洛阳城为背景所发生的一些历史事件,着重讲述了东周、东汉、北魏、隋、唐时期的洛阳,对洛阳历史研究关注较少的民国时期也进行了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3.
南北朝     
《中文信息》2007,(6):47-49
北魏长陵位于洛阳城西北约15公里处孟津县朝阳乡官村邙山之颠。此处存大小冢各一,大者高35米,底部周长141米;小者高23米,低部周长110米。两冢相距约100米,当地俗称“大小冢”。分别为高祖孝文帝长陵和文昭皇太后之陵。孝文帝拓跋于太和十长年(493)率军南下,翌年决定由平城(今大同)迁都洛阳。他实习汉化政策,并规定死后葬洛阳。  相似文献   
4.
押沙龙 《东西南北》2013,(19):64-67
五代是个暴戾的时代,而李煜在南唐并无残暴之令、恣睢之行、杀戮之政。连一副道学面目的《新五代史》也承认“煜为人仁孝”。 在黄河和洛阳城之间,有一座并不是很起眼的山,叫北邙山。它只有三百多米高,完全谈不上雄伟,离远看更像一片大土堆。但这片大土堆却是历史上最显赫的一块坟地。令年夏天洛阳市文物管理局发了一条官方微博,说在洛阳孟津县发现了一座墓,很可能是南唐后主李煜的。  相似文献   
5.
秋,是个凄凉的、令各个游子思念家乡的季节。"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秋思》听了令人心中悲  相似文献   
6.
北魏洛阳城里坊布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整体上在内城和郭城沿御道规整化布局里坊区,并呈现出以类相从、坊市趋于融合、里寺相互掺杂以及权贵富贾竞相豪侈等特征。北魏洛阳城里坊布局与北魏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折射出北魏历史兴衰,促进了北魏时期城市转型,为隋唐时期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历史城市保护和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叠加的历史环境是重要的研究对象。不同“时态”的历史遗迹不仅表现了当代历史环境的复杂性,也表达着城市时空演变的内在逻辑。聚焦金元洛阳城(洛阳老城)与隋唐洛阳城的空间叠加现象,剖析两座古代城池内在的空间和功能联系。探究从隋唐到金元时期,洛阳城池规模骤减的现实背景下,古人在充分尊重山水格局、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沿袭街巷空间结构、保障城市功能复合、恢复人文生活场景等维度的营城策略,总结洛阳老城隋唐时期的历史环境和选址逻辑,窥见先人借势营城的规划智慧。  相似文献   
8.
水英 《老友》2014,(9):50-51
正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丝绸之路沿线33处遗产点中有22处在中国境内,其中河南4处,陕西7处,甘肃5处,新疆6处。汉魏洛阳城遗址位于洛阳市东约15公里,洛阳市洛龙区  相似文献   
9.
【古诗今译】 我怀疑春风吹不到天涯荒远之地,不然,已是二月,这遥远山城却仍不见春花开放。残余积雪压在枝头,犹有碧桔在枝上摇荡,春雷震破冰冻,竹笋也从梦中惊醒长出了嫩芽。夜晚听到归雁的啼叫勾起了我对故乡的思念。带着疾病进入新的一年,即使面对这盎然春景,也难免感慨万千。曾在洛阳城中欣赏奇葩,山城野花开放虽迟,却也不必为此嗟叹哀伤。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从城市与文学的角度,从城市与城市居民最寻常的关系点,一个城市得以扩大发展的核心因素--城市生活方式,来观照初唐洛阳与唐诗之间的关系.本文选择了洛阳城市发展最盛的初唐时期,在城市功能完备的城市体系中考察有关这个城市的诗歌.在这个时期的这个城市,"唐诗"成为社交圈的主要话语.诗歌的创作和应答构成城市的主要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