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89篇
理论方法论   57篇
综合类   318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从外语教学法的角度出发,在对比分析外语教学法各流派优缺点的基础上,探讨外语教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美国经济人类学是诞生在 2 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本文主要研究和阐述了其学科发展的历史过程 ,并根据划分学派的“四个基本一致”原则与该学科向广义发展的最新趋势 ,对形形色色的美国经济人类学流派作了全新的划分与论述  相似文献   
4.
同光体的得名过程与命名的内涵、成因以及同光体与诗界革命派、南社的关系,过往的研究存在着某些偏颇与缺失.本文由基本史实出发,首先探求同光体得名的原因以及所包蕴的时代文化寓意,进而分析同光体流派形成的因素;其次从同光体、诗界革命派、南社的文学观念、思想立场、政治倾向、艺术形式等角度切入,重新审辨寻绎出同光体与诗界革命派、南社的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5.
新文学思潮与新文学流派之间因果莫辨、源流纠缠的动态关系 ,充分证明了近百年来新文学思潮与新文学流派本身非线性、非对称的生存状态。所谓非线性与非对称 ,其实质就是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 ,它们直接制约着新文学近百年发展进程 ,使之在历时态和共时态上始终呈现出某种程度的不良生存状态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任何事物都在发展变化,建筑流派也同样变化着,本文通过对建筑外墙的表象变化的论述,引出建筑流派的变化,阐明这一变化的根源在于建筑哲学的变异,墙的变异可谓当代西方建筑流派变异的“缩影”。  相似文献   
7.
盆景艺术风格是盆景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外在表现 ,它对盆景艺术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人们对盆景的感性认识直接来源于盆景的风格。大部分盆景方面的书和文章都会涉及到盆景艺术风格的问题 ,但是 ,迄今为止对盆景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进行过系统研究的人还不是很多。基于对艺术发展规律和中国各种艺术风格盆景发展历史的研究 ,该文详细论述了影响盆景艺术风格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外在因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并对怎样给我国盆景艺术注入新的活力提出了一些建议 ,对我国盆景艺术的发展和创新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新诗(1917~1949)历史发展的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着眼于新诗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定性 ,并结合社会历史发展对文学发生的影响 ,通过对新诗流派嬗变轨迹的综合把握 ,考察了诗人群体的兴衰、诗歌体式的更迭、创作方法的演变等新诗特质 ,确立了新诗发展过程中几个重要的分水岭 ,从而把新诗 (1917~ 194 9)的历史划分为四个发展时期 ,并分别就每一个时期的主体诗潮特征予以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文革前10年是山西文学艺术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各种文学艺术形式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为中国文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薛燕华 《社科纵横》2005,20(5):249-250
经过了一个多世纪,国外外语教学法形成了五大流派,它们各具特点。研究各流派的特点及现状,探索适合于中国外语教学模式,对推动中国外语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很有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