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76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安提戈涅》堪称戏剧哲学,它通过新国王克瑞翁颁布禁葬令、把葬礼置于政治的监管之下所引起的广泛冲突考察了政治这个属人的事物,从而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古代希腊时期的政治哲学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2.
唐代靺鞨越喜、铁利、拂涅三部地理位置考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越喜、铁利、拂涅三部的地理位置问题 ,学术界历来存在着争议。如越喜部就有渤海西境说和渤海东境说 ,铁利部则有伯力说、辽代女真之西说 ,拂涅部有张广才岭以西说 ,等等。根据考古资料及古文献资料 ,经考证 ,越喜部在渤海东境说为确 ,铁利部原居地应在今黑龙江巴彦、绥化、庆安和铁力一带 ,其东为越喜部故地 ;拂涅部应在今黑龙江依兰以东、兴凯湖以西。  相似文献   
3.
前激情是斯多亚学派为处理关乎激情的问题提出的概念。由于相关文献不足,有关前激情的系统论述在晚期斯多亚哲人塞涅卡著的《论愤怒》中才首次出现。按照塞涅卡的论述,前激情是未经心灵同意单独由印象激起的灵魂的非自愿运动,它既不受意志控制,又不受理性管束。由于无人能豁免它的攻击,它也是脆弱的人性之明证。此外,通过阐明抑制激情的关键就在于泰然自若地面对外部世界的诸变化,该概念也算得上是激情的终结者。它展现了斯多亚哲学的精髓。  相似文献   
4.
额尔古纳河流域是蒙古族的发祥地,它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记载着原蒙古人来到和离开此地的历史背景、自然环境、社会构成、故事情节和生动画面。学者们常常传诵和引用它的感性表述,但对它所包含的精神内涵却研究甚少。然而,额儿古涅昆传说的真正意义可能就在挖掘、传承和弘扬它的精神。本文通过对传说的真实性及其精神实质进行历史和逻辑的分析,部分地澄清它的真实性的同时,抽象概括了蒙古人原有的根本精神,即"乞颜精神"和"捏古思精神"。这原始精神作为民族灵魂以永不枯竭的智慧和力量引领和推动着蒙古人的勇敢与开拓创新、和谐与适应发展,使得蒙古民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不断创造历史。  相似文献   
5.
孙建 《统计与决策》2016,(12):131-134
文章利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和面板协整模型、SEVM空间过滤及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中国30个省区碳排放EKC曲线的特征和内在形成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区域碳排放EKC曲线存在明显的双门槛收入效应,人均GDP的阈值分别为6867元和24081元.在高、低收入区域均碳排放EKC曲线均呈倒U型,目前区域碳排放与人均GDP的关系均处于EKC曲线的左侧.在中等收入区域,碳排放与人均GDP呈现对数线性关系.在三大区域,环境变化的内在机制是互不相同的.规模效应与技术效应对三大区域碳排放有显著正向影响,结构效应对中低收入区域碳排放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高收入区域碳排放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之怨"引发了无数哲人的思考;到底是城邦法律高于个人情感,还是个体情感高于城邦法律?笔者依据前人研究,认为悲剧的实质在于以克瑞翁为代表的冷酷无情的禁葬令对个体情感和人性的粗暴践踏,以及安提戈涅等人对人性的勇敢捍卫.  相似文献   
7.
8.
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自发表以来,国内外的评论家就其思想性、文化性和语言创新性等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发掘。在对这部作品的"互文"研究方面,国内外研究主要聚集于该部作品与《奥德赛》《都柏林人》《青年艺术家肖像》以及欧洲其他文学作品间的关系。本文认为该部小说的前三章和后三章就叙述视角上构成"互文"特点,即小说前三章的叙述视角变化—全知视角占主导地位→全知视角与人物有限视角的交融→人物有限视角占主导地位—预示了小说后三章叙述模式的发展趋势,并以此为出发点探讨珀涅罗珀一章叙述风格的形成轨迹及意义。  相似文献   
9.
埋葬习俗是研究埃及前王朝时代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也反映了当时埃及人的思想意识。根据埃及考古发掘材料,埃及前王朝时代已出现成人葬和幼儿葬、随葬品以及埋葬方向等习俗。这些埋葬习俗清楚地反映了前王朝时代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和埃及原始宗教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И.А.维什涅格拉德茨基和С.Ю.维特是帝俄晚期并驾齐驱的政治精英人士,两人初识于西南铁路公司,时任公司董事长的维什涅格拉德茨基对维特大力提携。1885年维什涅格拉德茨基辞去公司董事长一职,以谋求财政大臣职务,并推荐维特接任公司董事长。此时他们是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维什涅格拉德茨基提拔维特,维特协助维什涅格拉德茨基谋得财政大臣职务,并在他与交通大臣的斗争中出谋划策,充当智囊。但他们两人表面一团和气,实则暗流涌动,貌合神离。维特到彼得堡任职之后,开始寻找新的庇护人,并利用维什涅格拉德茨基的健康状况大肆宣传,使其失宠于沙皇,最终他凭借智慧和健康优势获得财政大臣职务。维什涅格拉德茨基虽意图反扑,但无奈实力悬殊,只得依附于维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