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债权人代位权制度起源于法国的习惯法中,因该制度行使简捷便用,故其存在仍有一定的意义。“怠于行使权利”作为代位权构成要件之一的法理,在于权衡债权人的期待利益与债务人管理自己财产之自由相冲突的结果。对此,从三段论法上,笔者对如何将案例事实归摄于构成要件之特征构成小前提,予以分析,并认为化解实务上和学说上的矛盾,应该运用法学方法论,以避免人治的擅断。  相似文献   
2.
3.
聂长建  李国强  徐鸿 《兰州学刊》2009,(10):129-132
“杀盗非杀人”是价值判断而非事实判断,是法律命题而非逻辑学命题,从逻辑学的角度来批判这一命题犯了方向性的错误。这一命题并非否认“盗是人”这一逻辑问题,而是强调“盗亦或非盗(人)孰应当被杀”的价值问题。由于价值判断是法律推理的灵魂,形式逻辑与价值没有关联,法学的涵摄推论不同于逻辑学的涵摄推论,“杀盗非杀人”这一在逻辑上不真实的命题在法学上是成立的,只有从法律价值判断的视角才能理解这一命题的意蕴。  相似文献   
4.
司法三段论的大前提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规范,来源于人们的法律生活经验.大前提是对过去案件事实(小前提)的提炼,小前提居于主导地位,大前提要适合小前提.大前提不能改变小前提,却要随着小前提的改变而改变.大前提的有效性取决于它与小前提的契合关系.当法律实践中出现法律规则没有规定的新型案件或疑难案件时,法律原则也可以当作法律规范适用,作为大前提的法律规范是由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组成的.  相似文献   
5.
赵楠 《学术界》2008,(1):209-213
捭阖术为战国纵横家的核心策略,蕴涵了老子潜静合和的"反动"观.其"捭阖"与"道"齐同,在本为纯一的原初观念内赋予其阴阳之别与生化功能,万物便具备了"反动"的基础;万物阴阳双方由于本为浑一,所以"反动"是涵摄中之流变,而并非暴戾的抗争.纵横家运用老子"反动寂寥"、"弱者道用"的思想,截长续短、在巧处施力来改形造势,且将这种"反动"在奇正、转圆术中发挥到极致.同时,纵横家捭阖术对老子"反动"思想也进行了"反动":一、变老子单向"反动"为双向;二、变重阴为重阳;三、"反动"有所依凭.  相似文献   
6.
改造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围绕这一主题,世人提出的主张不仅退然有别,而且各种主张的理论基础更是各持一义。其中,有些人士从宗教中寻找思想资源,并针对文化涵摄、人文关怀、社会道德、民主政治、民族精神、经济论理等方面,在观念形态上对宗教作出富有创造性的诠释和运用。与此相应,宗教也就成为社会改造的理论基础和内容。  相似文献   
7.
虚拟财产作为法律规制的对象不仅在于其具有现实财产的基本属性,而且在于其作为财产的功能性。虚拟财产权是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一种重要的财产权形式,它具有不同于现实财产的涵摄、扩张和渗透功能以及虚拟财产的交易机制,尤其是将无体财产的功能性渗透到虚拟的世界,扩大了现实法律对社会财产调整领域。将虚拟财产权纳入财产权的范畴,重构社会财产交易的法律秩序,有利于社会利益关系的均衡与和谐。  相似文献   
8.
司法三段论的迷局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段论的大前提具有普遍必然性,司法三段论的大前提具有或然性。三段论的大前提对小前提的涵摄关系是就外延宽窄而言,司法三段论的大前提对小前提的涵摄关系是就构成要件而言。三段论的大、小前提只具有“真值”一个维度,司法三段论的大、小前提则具有“真值”和“价值”两个维度。因此,司法三段论不可能像三段论那样机械地操作,司法三段论的适用对法官的司法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依法判决"和"合理性判决"是内在的统一,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法官只有掌握较高的说理艺术,才能将这二者统一起来.要区别逻辑涵摄与法律涵摄,法律涵摄不是就上下位概念的外延宽窄而言的,而是就上下位概念的构成要件而言的.根据德沃金的"整体性的法律"理论,法律规范包括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不明确的"法律原则"通过理想型法官对判决所作的"建构性解释",就具有了唯一正确的答案--既是"依法判决",又是"合理性判决".  相似文献   
10.
作为法官裁决的思维方式,逻辑思维偏于僵硬、呆板,不能使司法活动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和客观情况。因此,在坚持以司法三段论为裁判的框架形式前提下,法官在寻找大前提、确定小前提、大小前提之间的连接等各阶段,都需要借助经验思维。逻辑思维和经验思维的共同作用,始能达成司法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