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淮南王对黄老思想的接受,受到其独特身世及与武帝的特殊关系的影响。在藩国与中央政权矛盾日益激化的汉初社会政治大背景下,刘安受尊重而不被重视,郁郁不得志,诸多因素使得他只能保身,对人生和社会不得不持超然、淡然态度。因此《淮南子》继承发展了老庄之美学观,崇尚淡然美,肯定了淡然美的独立价值和主体地位,但是淡然中没有忘怀社会,依旧关注经世治国和针砭时弊。  相似文献   
2.
退休三部曲     
我不想洒脱,也不想有太多的失落.只求拥有一份淡然。淡忘名利的虚伪,拥有一份温馨阳光.写几篇内心感悟的沾着泪水的小文,多一份亲人的理解,多一份生活的欣慰。我不想强迫谁,也不想勉强自己的感情,这样就不会在患得患失中徘徊和痛苦。  相似文献   
3.
庄子曰:“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由此构成了“朴素淡然”的美学命题。庄子这一谈论“道”与“美”的命题尽管没有涉及艺术,但自魏晋六朝起,却给中国历代文人创作以及古典美学、文艺思想的发展以积极而广泛的影响,开创了艺术以追求自然、朴素、清新为最高层次的美的一代风气,成为东方美学的一大特色。为此,“朴素淡然”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华美学的基元命题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